张毅1如既往的朝着王朗的棺材板鞠躬行礼,随后便坐跪在蒲团上,亲自给王肃倒了1碗酒。
中原的文人骚客,酒量都不错。
酒文化从先秦时期1直到现在,都被礼仪之士深为推崇。
王肃也没有拒绝,看张毅举起碗便也抬腕轻轻的碰了1下。
1口烈酒入喉。
王肃冻得发抖的身体稍稍恢复了1些暖意。
“唉……”
张毅叹了口气。
王肃只是扫了他1眼,没有答话。
“唉……”
张毅愁容不展,1口饮尽碗中的烈酒。
拂袖擦拭着嘴角的酒渍,旋即看向王肃,宽慰道:“公子,王老英雄离世,你可曾想过自己往后的路该怎么走?”
这就来了。
谈论理想吗?
文人骚客最不缺的就是理想啊。
王肃俯首沉思,却也不知道该从何说起。
他们可是地地道道的山东氏族。
熟谙孔老夫子的儒教影响。
在这个时代,标榜为书香门第,高门大户。
如今家里的顶梁柱突然就这么没了。
往后家族该何去何从?
这么大的抉择,王肃说实话还真没有考虑过。
“公子,我有观相之术。”
王肃闻言1惊。
接着便是嗤之以鼻。
啥玩意?
观相?
你咋不说自己还会摸骨呢?
堂堂的1州之牧,能把曹丞相逼的龟缩太丘城的张牧首还会观相?
王肃显然不太相信,你咋就那么全能呢?
见王肃表情有些冷淡,张毅笑道:“若这天下无我张子远,你的父亲便是大汉的司徒,也终要以身殉道的。”
“这是他选择的道,即便是跪着也要走完。”
张毅可没有胡说。
即便没有他这么1出。
酷爱装比出风头的王朗,也终归要在两军阵前被诸葛亮给活活骂死。
王肃对此也没有反驳。
道嘛!
那就是父亲的道!
张毅接着说道:“然,你王肃当真是人中龙凤。”
“我观你骨骼惊奇,秉性正直,且忧国忧民忧天下。”
“所以,你是1个体恤民情,宽戴百姓之人,你这样的人飞黄腾达,也不会对百姓施加严苛的法度跟酷刑。”
“且具有徙木立信的美名。”
“而且你本人从不穷奢极欲。”
张毅说完这句话,明显的看到王肃的身形剧烈震颤。
此刻王肃的内心是震撼的。
更是欣喜的!
没错,他的心情,宛若找到知音那样的欣喜。
卧槽!
张毅的这些话,说到他的骨子里了。
直接1发追魂!
事实上,在正史当中,王肃1生仕宦,为帝王近臣,身居庙堂之高,言路通天,多有奏议,屡屡议政献策于内廷,为魏政权建设功绩颇显。
尤其是王肃提出来的治国安邦的1系列政治主张,如“轻徭役”、“安百姓”、“慎刑罚”、“重信用”、“倡节俭”、“简宫室”等等,既是当时社会状况所必需,也体现了王肃对孔子思想的继承,促进了国家的稳定和发展。
这些主张,对东汉末遭受战乱、陷于民不聊生境地的老百姓是有益的,在1定程度上对社会安定起到了作用。
王肃此人,在张毅心中便是治国安民的大才之士。
算是和平时期的国士。
这也是张毅想要将其收拢到麾下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