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没有去见过大王吗?”
“小公子,你有所不知,大王这种人,我们等闲怎么见得到面?我也想过要去自荐,可是,没有人肯搭理我,再说,现在的大王……”
他低声道:“这个大王,气数已尽了啊……”
“何以见得?你怎么认为他就气数已尽了?”
老头看了看受德,笑道:“小公子,你们把我当自己人,我也就不把你们当外人了,按理说,天机不可泄露,但是,既然彼此有缘,我就实话告诉你们把,当今的大王,真的气数已尽了……”
朝歌的空虚,并不始于连年征讨东夷族和西戎的战争,也不始于帝辛的荒淫暴乱,帝国的衰落,始于一场变革:废奴!
驱逐东夷族三千里之后,帝辛自以为根基已稳,大局已定,便提出了废奴的主张。
很简单,当时的人口基本上都收编在各大贵族和各大方国里,纳贡是按照人口多少来纳贡,但是,为了少纳税,于是,贵族和方国都尽心竭力隐瞒真实的人口数量。
彼时,大贵族之家,有奴隶者多者上几万,少者也有几百。可是,一到纳税,名册上往往只有十分之一不到的人口。
帝辛看到了这一点,当然很不爽,毕竟,打了那么多年战争,国库早就空了,而贵族和方国们又遮遮掩掩不纳贡,以后再打仗吃什么用什么?
就算不打仗,可是,维护朝歌王宫的日常运作,慢慢地都有些捉襟见肘了。
废除奴隶,将他们从大贵族的土地上解放出来,去独立耕种大片大片空虚的荒地,然后,独立向朝歌缴纳赋税。
这个命令若是真的执行下去,对奴隶们来说当然是天大的好处。毕竟,我现在天天帮奴隶主干活,只能糊口,既没人身自由,多余的东西一分钱也轮不到我。但是,若是解除了奴隶籍贯,单独获得大片荒地,那么,耕种出来的东西,就算是缴纳了一部分给大王,那么,我还剩下大部分,这不是很爽吗?
帝辛的愿望很美好,奴隶们闻讯也都很开心,但是,贵族们却很不开心了。
贵族和各大方国不但不开心,而且很愤怒——你帝辛说废奴就废奴?你想过我们的感受吗?
现在我们每家几万几千奴隶,不耕不种,富足奢华,不亦乐乎。可要是我们的奴隶都跑掉了,那谁来伺候我们?我们去哪里增加财富?你赏赐给我们吗?你弥补我们的损失吗?
一场利益的争夺战,不可避免。
更奇葩的是,大家觉得这个大王很那啥——这大王和以前那些大王不一样:以前的大王都敬拜鬼神祖宗,可这位呢,除了娲皇,谁都不拜。就连大商历代祭祀的那些大神,他也不怎么放在眼底。
这还了得?
这可是大不敬啊。
更不得了的是,这位大王开始疏远那些严重反对自己废奴的大臣,他从外地找来了几个能人:恶来、飞廉以及费仲。
这几个人原本出身卑微,按理说没有资格进入核心权力机构,问题是,大王一句话就启用了他们。
任用卑微小人,这怎么得了?这也不是明君气派啊。
真的明君难道不该一直任用贵戚勋臣吗?
当然,吴所谓是知道的,在封神榜里被黑得很惨很惨的飞廉战死东夷族,恶来战死牧野,他们直到死,也绝对没有辜负帝辛对他们的期望。而且,他们的后代子孙还出了一个大名鼎鼎的秦始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