岐山上本来没有温泉池,不过在一百多年前,天空突然出现一颗流星,不偏不倚落在那雪谷之中,将谷地砸开一个大洞。那流星温度极高,瞬间就融化了无数雪水倒灌进大洞里,天长日久,流星温度不减,那大洞也就变成了一个巨大的温泉。
笔记的作者曾经登上过山顶,发现雪谷和温泉的踪迹,并且在温泉的底部发现一些暗红色的石头。他在笔记中记载说,那些暗红石头就是天外魂石,是一种极为珍贵的原料,可以用来熔炼侍魂等等。
“等等……”于歌忽然想到,这笔记没有一百年也有几十年了,如果温泉里的天外魂石都被笔记作者取走可怎么办?
“恐怕只有亲自去看一眼才知道。”于歌又翻了翻其他的羊皮卷和竹简,大都记载了一些杂七杂八的事情,没有他感兴趣的。
正打算离开,于歌不知道触动了哪里,最里面的一个架子似乎已经腐朽了,忽然哗啦啦的倒下来。
尘土飞扬,于歌忙一挥手,将尘埃都荡开。他正要将架子上跌落的东西都整理起来,忽然看见塌掉的架子后面露出几片零散的竹简。
“咦,这是什么?”于歌一眼就瞥见上面有一些古文字。他如今对古文字非常的敏感,立刻一把抓过来。
仔细一看,于歌顿时愣住了。
所谓踏破铁鞋无觅处,得来全不费功夫。竹简上的文字虽然不是每个字都认识,可于歌分明认得其中“五行剑阵”的字样。
于歌压制住兴奋的心神,连忙将所有的竹简都捡出来,一共五片,上面写着不少小字。从字迹上看,却不是那位笔记作者,想必是他从哪里收集来的资料。
于歌仔细阅读,才读了一小段,就大为吃惊。这竹简上却不是五行剑阵的功法,而是一份十分奇特的记录。
于歌通读了一遍,将不认识的字连猜带蒙,倒也梳理出大概的意思来。
“原来这竹简竟然是修炼水行剑阵那人所写!”完全读懂了上面的意思之后,于歌不禁惊讶不已。
这竹简上的记载,分明就是当年南海派的一位长老所写。他在南海派衰亡之后,不知流落到什么地方去。这竹简乃是他留下的一份回忆录中的小部分,只保留着跟五行剑阵有关的一些内容,其他的内容却不知道失散到哪里去了。
竹简中说,五行剑阵是一门极强的功法,本来是五行剑派的独门绝招,后来随着门派的衰弱就失散了。直到数百年前,南海派不知从哪里得到这门功法,找了五个炼魂师修炼,居然让他们炼成了五个人的五行剑阵,着实辉煌了一阵子。
南海派虽然称霸一时,可五个炼魂师之间却出现了矛盾,最后有人愤而出走,使得剑阵的威力大减。
之后又出了一些事情,南海派元气大伤,所有人四分五裂,从此以后五行剑阵就分成了好几个部分,完全消失掉了。
这人最后感叹起来,说十分怀念当年在南海派的诸多同伴,言语之中不乏懊悔。
对于歌来说,最有价值的莫过于书简最后的一小段话,却是将五行剑阵的修炼者和散落的情况简单的说了。这简直就是一份指引着于歌寻找其他剑丸和功法的藏宝图。
“金行剑阵乐五柳,破门而出,不知所踪。木行剑阵独孤冲,远遁北方,偶有听闻。水行剑阵齐云霄,隐居于岐山。火行剑阵言玄机,出走东海,杳无音信。土行剑阵公孙鳌,此人不提也罢……”
乐五柳也就是五柳先生,当初于歌从他的遗物中不但找到了金行剑阵的残片,还有整套的水行剑阵的功法。而齐云霄就是竹简的作者,他似乎曾经在岐山隐居,至于之后又去了哪里,书简上却看不出来了。
于歌将所有的线索都穿成一条线,心中暗想:飞鹰堡得到的青莲剑丸按理说应该是公孙鳌的,或许功法也在他们手中。至于水属性的蓝莲剑丸,难道就藏在这岐山的某个角落里?
想到这一点,于歌禁不住的有点兴奋起来。看起来这一趟岐山山巅之行势在必行,一方面要寻找那温泉池中的天外魂石,另一方面却也要随时留意碧莲剑丸的所在。
又在一堆羊皮卷和竹简里翻了一通,确定没有更有价值的信息,于歌这才罢休。他将海东青弄醒,结果这家伙睡眼惺忪的第一句话就问:“饭做好了?”
饭还真的做好了,水妖雾妖亲自下厨,用的都是山上的新鲜蔬菜,虽然没有半点肉食,却也香气扑鼻,十分可口。
于歌和海东青早就饿了,每人吞了三大碗香喷喷的米饭,又喝了两大瓶妖族自酿的百花蜜酒,直吃的滚肚溜圆。
花妖也已经醒过来,听闻了日间的事情,特地来跟于歌道谢。只是她看于歌的眼神有点怪,让于歌很不自在。
其实不只花妖,无论是水雾花三妖,还是狐王烈横飞,看于歌的眼神里,都隐含着一种别样的情绪。别说于歌看的出来,就连海东青都觉出不对劲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