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南得到平稳接收,4川战局顺利进行,也使得许多人重新将目光投入了内部,而赵源同样也不例外。
原来的金陵皇城已经正式进入了修缮期,这座原本明初时期修建的庞大皇城,正在逐渐复苏之中,大量废弃的宫殿被重新建造,且布局也进行了1定的改变,第1阶段工程将在未来3年时间内完成,而全部工程则需要十年左右的时间。
当然,这也是没有办法的事情。
自从永乐皇帝迁都京师以后,金陵皇城便鲜有修葺,风吹雨打,再加上战火影响,导致金陵皇城损毁严重,尤其是清军入关灭南明后,改南京为江宁,为两江总督署所在,将明故宫改为8旗驻防城,又设置将军及都统2衙门于明故宫中,导致原先的建筑遭到了极大的破坏。
在原本康熙2十3年时,康熙皇帝曾经抵达江宁,见到残破不堪的明故宫更是大为感叹,专门作《过金陵论》1文,中间有1定的描写,“道出故宫,荆榛满目,昔者凤阙之巍峨,今则颓垣残壁矣!……顷过其城市,闾阎巷陌未改旧观,而宫阙无1存者,睹此兴怀,能不有吴宫花草、晋代衣冠之叹耶!”
赵源虽然不喜大兴土木之举,但是也明白未来金陵作为很长1段时间的统治中心,必须要有新朝气象,不过在金陵皇城修建完工之前,临时建立了1座占地面积不算大的宫殿,被称之为‘汉王宫’。
汉王宫也是在原本的宫殿群中进行的改造,仅仅用时3个月左右,1应官员入驻之后,倒也不觉得狭窄逼仄。
“庵老终究还是被那些人当成了枪使.......”
赵源摇了摇头,望着桌子上摆放着的奏折,脸上也有几分无奈。
这是贺长龄送来的1封劝进表,希望赵源能够早日即皇帝位,以全天下民心。
1旁的罗泽南轻轻咳嗽了1声,脸色略微有些苍白,道:“庵老也是多此1举,他这个时候站出来,怕也是不太清楚当前的局势了。”
劝进风波从占据江南开始便已经在酝酿之中,士林原先输了立宪这1筹,便想着重新在劝进1事上赢回来,奈何赵源始终不愿意为了1个区区的皇帝名号放弃实际的权益,导致这帮人开始从舆论上着力,贺长龄、常大淳以及潘世恩等1帮老臣们也开始入局。
在这场套路当中,就连孔家北宗也在有意无意地去施加影响,毕竟只要赵源愿意立刻即皇帝位,也就意味着需要封孔,从而落入士林精心谋划之局。
左宗棠则是冷笑连连,他也是因为此事赶回了南京,沉声道:“北面还在打呢!他们就这么急不可耐,甚至有人觉得要殿下继承明嗣,着实诛心!”
继承明嗣统,看上去是1个不错的选择,但实际上1旦赵源选择了继承明嗣,也就意味着需要重新接受士大夫们的定位——但是大明是怎么灭亡的?对于这个经验教训,赵源始终不会忘记,也不敢忘记。
新朝工商大兴,在读书人看来是倒转纲常,立宪之举则更是严重威胁着士林的权益,他们明面上是劝进,实则逼宫,甚至还有人打算在明年正式新式乡试和会试举行前,定下这1桩大事,也好到时候将‘新制’改回‘旧制’。
赵源当然明白其中的缘由,说白了大清朝已经距离彻底完蛋只剩下1哆嗦,太平军在目前还不是读书人的最佳选择,因此汉王府虽离经叛道,但是在他们看来却成为了最佳的选择,只需要在此之前进行1定的改造.......
只要赵源接受了劝进,那么这些人就会要求封孔,下1步也就是改宪,到时候便可以1步步将复汉军抛头颅洒热血建立的新国给彻底摘了桃子,化为孔儒之国。
“枪杆子里出政权,他们再怎么闹腾,终究闹不过复汉军的强权!”
赵源冷哼了1声,道:“不妨就将明年的科举作为1次试探,看看这帮人到底还能玩出什么花样来?”
左宗棠和罗泽南对视了1眼,顿时放声大笑起来,2人齐齐拱手道:“殿下若能这么想,则是天下万民之福.......非常时,当行非常事,殿下绝不可为人心所困!”
赵源哼哼了1声,道:“人心在我,局势也在我,1帮区区的读书人,还代表不了天下人.......”
3言两语间,赵源便将这股风波给直接定了性,而得到赵源交底以后,罗泽南和左宗棠也放下心来,他们最担心的还是赵源动了心,到了那个时候反而就为难了。
“殿下,外交司司长5崇曜已经携使团和大久保利通、西乡隆盛赶赴了日本,最迟两3个月也就有了结果,到时候总要谋划1番。”
左宗棠抚须微笑,道:“若得日本助力,则殿下海参崴之大计可成。”
“对于日本,将来可不仅仅只是1个海参崴.......”
赵源沉吟了1番,道:“得让军情司加快向日本渗透,除了日本1国之外,对于南洋也需要提前布下棋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