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源热情地称呼着方孟昭的字,将他从地上扶起来,待方孟昭坐在酒桌前后,才轻声感叹道:“还记得当年你我抓捕过山标1事吗?当时咱们就在广州好好喝了1顿,只不过当时你仅仅只是我父亲麾下的1名副千总,而我更只是1个少不更事的赵家小少爷,竟没想到会有今日。”
“殿下何须过谦?昔日臣放浪形骸,莽撞无度,还是多亏了殿下照拂.....殿下昔日便才智绝伦,胸怀大志,迟早能创下1番伟业,臣能跟随殿下鞍前马后,实乃上天造化。”
方孟昭似乎也有些感叹。
赵源摇了摇头,道:“过去有1句话,叫做时势造就英雄,英雄成就时势。即便我依然只是广州城内的1个小少爷,可是大清也终究会走向没落的1日——比如太平军,他们将会给清廷造成巨大的麻烦。”
方孟昭犹豫道:“殿下的意思是太平军会成气候?”
在目前复汉军内部,很多人对太平军的印象始终停留在最初的1层,也就是教匪和农民军,不会有人认为他们能成什么大事,1直到太平军攻下了武昌后,这才让复汉军内部1些人改变了看法。
但即便如此,方孟昭依然不会认为太平军能成气候,他沉声道:“臣也不是对太平军毫无了解,而是发现了1个问题,其内部颇为混乱,以宗教凝聚人心,又行世俗之法,更关键的是2者未能集中于1人,只怕将来会出现分裂之矛盾。”
赵源听到这番话,顿时1愣,没想到方孟昭竟然窥破这么1层,还真是难得。
“你说得对,其内部的问题就像1颗震天雷,迟早会有炸开的1天.......”
赵源端起酒杯1饮而尽,沉声道:“但是直到目前为之,太平军依然是1个非常有分量的棋子,咱们用其锋锐,目的也是为了打掉清军的最后1丝生计.......或许在将来,太平军能够发挥的作用还不止这些。”
听到赵源这番话,方孟昭却犹豫道:“殿下,可若是养虎成患.......”
“所以咱们就要时不时紧1紧太平军的皮,我已经派人去了武昌,督促太平军继续北上。”
“他们愿意北上,咱们就再给1点甜头,他们若是不愿意北上,我复汉军3个师就顶在了他的后心。”
赵源继续道:“等到福建的局势平稳后,第4师回攻江西,与第5师在南昌汇合,至于第2师虽然很辛苦,但是还得继续往浙江打,打下了浙江后,第2师就能修整几个月了。”
方孟昭点了点头,他知道麾下部队已经十分疲惫,不适宜再强行发动大战,但是浙江目前已经处于空虚状态,应该不需要花费很多精力,唯独有1点他十分担心。
“那台湾怎么办?”
“台湾清军数量不多,我准备把第8旅调过去打台湾,想来1个旅的兵力应该足够了,最多再把澎湖协的侍卫营调过去。”
赵源早就已经盘算好了,笑道:“今年最多也只能把战线推到这里,我们的战略重心还是得回归到湖广。”
湖广,乃天下之中,也是当下复汉军战略棋盘上最为重要的经营方向——赵源将3个师摆在湖南可不是给太平军看看的,后续还会有两个新编第6师和新编第7师加入,目的就是为了彻底解决当前的问题。
“殿下,咱们不过江吗?”
方孟昭问出了所有人都最为关注的1个问题。
“过,只是不是现在而已,接下来咱们还得好好跟跟大清和英国人玩玩这个游戏。”
赵源抿下1口酒,脸上带着几分兴奋,他已经可以想到福建1战的结果,将会对道光皇帝造成多大的打击.......
.......
对于已经走过2百多年的大清王朝,还从来没有面临过如此艰难的时刻,纵使是3藩之战和川楚教乱,也从未像如此扰动民心,彼时的大清朝固然会1时落入下风,但是从全局来看,大清朝也始终没有丢失过主动权。
但是今日不1样了。
清军在面对复汉军也好,太平军也好,从未赢得过1战的胜利,每每大战都是输,且1次输得比1次惨,广东、湖南、湖北、广西、福建......南方就这么1点点丢掉,尤其是靖海侯施家1族覆灭的消息,更是将大清朝最后1丝颜面扒得干干净净。
如此1来,天下还不知道有多少野心家待时而动,趁着大清朝陷入虚弱的时候,给大清狠狠来上1拳。
对于清廷而言,手上已经没有多少可以使用的武力,南方已经接连损失了超过2十万绿营兵力,剩下的军队也大多不堪战,唯1的希望可能也就多少有些虚无缥缈的8旗新军,可谁又能保证8旗新军就1定能打赢复汉军和太平军呢?
哪怕是被亲自任命的僧格林沁,也不敢做出如此保证,而战场上打不赢,战场外说话自然也不可能硬气。
除了军事上的难题以外,经济上的问题也通常变成了1道致命锁链,死死缠在了大清身上,使得偌大的清廷已经开始有些喘息不过来。
亡国危机,已经接踵而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