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就相当于别人还在辛辛苦苦的考试,结果他们直接保送了,这种感觉多爽啊。不过之前投票的事情被打断了,现在陛下下令投票自然是不需要了,但是还是要把结果告诉给等在书院外面的老百姓。
毕竟这些老百姓今天也全程都听了今日的会审,不让老百姓搞清楚到底是个什么情况的话,老百姓们肯定会议论纷纷,这样与朝廷于陛下不利。
不过接下来的事情就很简单了,有了之前刘福贵在西山书院搞的那1番,大家本来就对这刘家人就不喜欢。之后衙役们又出来将刘福贵在书院里面说的话公布了出来。
众人听到这最后1番话,所有人全都感觉浑身1凉。真是太奇怪了,明明现在正是晌午,1天中最热的时候。本来大家等在书院外面人挤人人挨人的,每个人都流了不少汗的。
结果听完刘福贵这阴狠的计划之后,所有人都从头凉到了脚,简直比空调还管用啊。
这,这,人群终于有人出声了:“这刘福贵还是人吗?他咋那么坏呢…”
“是啊,是啊,你说这这世上咋就有那么坏的人啊…”老百姓们又开始新1轮的议论。等待衙役们将这案的结果告诉了老百姓之后,老百姓们都能接受,没有多少人提出异议。
毕竟这事弄到现在,刘家人真的是挺恶心人的,而且他们口中频繁曝出来的话,真的很刷新他们的3观。他们都怀疑这刘家人还有刘福贵到底是咋长大的,咋跟他们1点都不1样。除了是1个头,两只眼睛,1个鼻孔,1张嘴巴以外,这1点都没能找出像人的特质。
刘招娣1案就这么正式落幕了,不过这个后续的审判结果以及当天发生在庭审上的事情还是在京城中引起了轩然大波的,毕竟也不是每个京城的老百姓都那么有空闲,专门跑到西山去旁听的。
而且就算京城中老百姓都来他们西山,这也塞不下。因此,张博和朱厚照两人商量,觉得刘招娣1案确实太经典,在老百姓中间引起广泛讨论,可以就此在大明周报上做1篇专题探讨外加后续报道,好让更多的人知道。
毕竟他们现在闹的动静太大,老百姓们讨论的热情再高,但也仅仅局限于京城这1个小小的地方,江南那地方恐怕是连消息都没收到。因此他们还需要借助报纸将此事宣扬开来。
父慈子孝父慈子孝,父不慈,又怎么能期待子孝呢?这人心都是肉长的,你对孩子好,孩子自然是会对你好的。刘招娣1案确实给众多当了父母的老百姓们很多警示。
同样也给了很多像刘招娣这样女孩1种新的思路,原来她们受到这种对待是可以报官的,是会有人替她们做主的。不是她们必须咬着牙接受命运所带来的不公的。
因此报纸1刊登之后,未来的几个月66续续各地都有报案的女子,这些人的身世都跟刘招娣差不多,甚至有的比刘招娣还要惨。
其中最惨的1个女孩是已经被家人打的下不来床了,就这样她是硬爬着去官府报案的,那场景简直比刘招娣还要炸裂,又将父母与子女关系问题的讨论上升了非常大的1个度。
这66续续的爆出这么多李招娣,王招娣,言官们现在也不蹦哒了,他们现在反倒庆幸那天在西山并没有被怒火攻心,因为想要跟太子殿下和小侯爷1较高下。就1味的站在刘福贵以及刘家人这边,不然的话这层出不穷的案件能把他们直接给压死的。
哦,对了,再说1下刘家夫妇以及刘福贵的下场吧,刘家夫妇和刘福贵全都被弘治帝流放了,流放去了边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