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博和朱厚照两个人这时候的任务已经基本完成了,他们两个出手也大方,将这次承诺的奖金发给工匠们,之后便鼓励他们继续研发。
如果真的只要这个纺纱机再往上提高效率,还会有更多的奖金等着他们。这1下犹如给工匠们打了鸡血1般,俗话说得好,人活着还是要有奔头的。
现在张博和朱厚照两个人就明白的给大家树立了1个希望,大家也不用去考虑什么前途啊什么问题的,只需要埋头提高纺纱机的纱锭数就可以。这可比其他的目标要简单的多,毕竟脚踏实地的去干某1样事情,其实并不是很难。
为了适应这个效率越来越高的织布机以及纺纱机,可以说现在整个大明朝的老百姓都开始在家里养蚕了。
毕竟现在蚕丝的需求量是十分多的,只要有就绝对不会亏本。况且养蚕又不需要多大的地方,只要在自己家的小院里面做上1个架子,然后在每排架子上放上1个藤篮,在里面摆上蚕宝宝还有定时投喂桑叶就可以了。可以说这种活计,就连家中的小孩子都是可以干的,而且这么简单了又可以给他们增添收入。
因此没有老百姓是不愿意干的,而商人的还有西山这边也在加紧修建养蚕工厂。之前的那种家庭式作坊,明显的就是供应不上他们的1个需求了。因此也只能逐渐的去建这种大型大规模的养蚕厂。
整个行业可以说都因为飞梭还有珍妮纺织机以及后面出来的纺纱机而悄然发生着变化。
不过这个变化总体而言是非常好的,商人们能够赚更多的钱,老百姓也能赚更多的钱,而且还有便宜的布匹可以买。
与此同时女子走出家门的机会也越来越多了,毕竟养蚕纺纱织布这种活基本上在家中也全都是女子承担的。
而为了这个熟练度的话,不论是西山这边还是商人们新建的工厂,都会优先选择雇佣女子。
毕竟她们有经验,而且这个活也是她们干习惯的。与其花钱去雇用1大帮有力气没处使的男子,雇佣女子不仅费用会降低,而且这效率还会提高,况且女子本身就比较细心。
这些活明显就非常适合女子来干,无论是纺纱还是织布,在这个过程中,只要出1点差错可以说是就要从头再来了,非常磨人的耐性。
张博没有想到1个飞梭再加上1个纺纱机,就能够让女子拥有这么多的工作机会,他整个人也是乐颠颠的。
毕竟日后整个世界都是要变化的,他们不可能还抱着原来的东西去面对这个世界吧,1味守旧只会阻碍社会的进步,到头来谁也没得到好处,反而会让老百姓倍受欺凌。
还不如这样,女子地位的提高是1个必然的趋势了。随着现在女子出门做工的人数越来越多,她们也能凭自己的双手去赚钱。
就算是供应不了整个家庭的使用供应自己的花销绝对是没有问题的。
况且这也不是说女子之前就是在家里等着男子养的,女子原本在家中也承担非常多的活,比如说孝敬公婆父母,养育孩子,操持家务,这些全都是女子要干的。
不过这些都是隐形的工作,很显然并没有人会对他们付出1些劳动给予相对应的价值,甚至于十分看不起。认为他们在家中就是享福,而男子出去累死累活就是比女子在家要辛苦要高尚的多。
这是必然的事情,这整个1个大环境就对女子要求颇为的多,要求她善良贤惠,还要对丈夫言听计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