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到这话王守仁也是点了点头,他之前就光想着这生意能惠及几方了,把这盐的事情忘了。他道:“好,那张县令就劳烦你写1份折子送到京城去。”
这事儿他不适合出面去写折子的,毕竟这厂子办成之后以后也不会搬回京城去,就1直是留在这儿的。到时候也全都归张县令管理,所以还是让张县令从1开始就负责比较好。
张县令答应的十分痛快,立马让师爷去拿了纸笔就开始写信,写好之后让人快马加鞭的送去京城。
商人们回到家中之后,让家里的管家赶快算1算家里的余粮到底有多少?报1个总的数目给他。当天晚上所有商人又到酒楼里吃了1顿饭来,商量着定价该如何。
他们也是吃了1次亏了,现在王守仁在这,而且也是王守仁主动提的这1桩生意。所有人商人只求本了。这定价也只比成本高1点点而已。
他们这个价格可谓是很有诚意了,张县令在知道这个价格之后,也没有什么异议,同意了下来。
由于这粮食的数量实在太多,张县令分了几天才将这大黄鱼给兑换完毕。
现在整个京城这些天都热闹,很多商人们1车车的拉着大黄鱼出城。这些大黄鱼全都是商人们用粮食换来的,他们现在是要将这大黄鱼赶快趁新鲜拉去其他地方去售卖。
这里外里翻1翻,就是能赚两3倍的生意。这1合作所有人都高兴不已。
首先是王守仁这边他们也不愁每天捕捞上的鱼卖不完该怎么办了,现在就全都卖给商人。等回头张县令那边能买到盐了,他们就可以将这些鱼全都送到厂子里,然后做成干货。
现在整个县城简直就是1片欣欣向荣的场景,靠海边的地方,张县令带着老百姓们连忙修了1条十分宽敞的水泥路,就是为了大家运货方便。
现在附近还有很多卖吃的的小摊小贩,因为这海边每天都有大量的人来往,简直就是1个十分适合做小生意的地方。
而此时乾清宫中,弘治帝在看着张县令派人快马加鞭送回来的信后,整个人都麻了。
不是,弘治帝现在都有点怀疑自己的眼睛了,他是派王守仁去赈灾的,没错吧?
怎么还能扯上这大黄鱼的事情呢?这张县令竟然上书说他们要在当地办1个咸鱼工厂。想要让弘治帝给他开个条子,去买大量的盐。
写这封信的时候,张县令很是着急,毕竟这工厂早开1天就能早赚钱,因此这里面就没有多少关于这此次赈灾的情况。
张县令写的表彰信还在路上呢。
而由于张县令没有写王守仁到底去那干了啥?因此弘治帝现在看这封信也是1脸的懵,这怎么像是突然冒出了1大堆鱼出来呢?
想到这弘治帝就突然想起来自己之前抽太子那天,太子也是说等王守仁到那儿就可以捕捞上鱼来了。
对了,弘治帝拍了1下桌子道:“这事肯定又跟那两个臭小子有关。”
弘治帝现在整个人心里痒痒的,他让萧敬立马去东宫将张博和朱厚照两个人给他带来。
他得问个清楚。这两个孩子是不是真有什么法子能快速大量的捕捞上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