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个良田百亩,种上时新水果,或是租给浮客流民来种庄稼,这样1来,每年在家里什么都不干就会有大把的收成,然后再贩卖到西南西北那些缺粮之地,哈哈,这将又是1大笔可观的稳定收入啊!
这种投资方式比把钱放到钱庄里生利息更为划算!
刚好隔壁下游那几个村刚经历了洪灾,此刻仇县令正忙着修固河道,征壮丁在挖泥开渠,恢复庄稼肥力呢,庄稼地被天灾所坏,也就意味着很多受灾的村民1时间将没了营生,对于官府来说是个不小的负担,如果自己买下了良田,就租给这些灾民去种,1来自己不费周折就招到佃农了,还都是些知根底的,2来还解决了灾民们的就业问题,为仇县令分忧解难了呢。
苏杭想到此,心里的算盘已是打得噼里啪啦的。
不过他在村里生活的少,而且也不怎么通农事,并不懂的如何才能买到良田,1是没经验2是没资源没渠道没消息,但这都没关系,他庆幸自己身边有俩农业大佬,1个是苏7爷1个是里正,这俩人不仅跟土地打了1辈子的交道,还在乡里各村之中都有人脉资源。
1听苏杭想买地,里正和苏7爷纷纷抢着要跟苏杭出方案,苏杭脸上的笑1直没下去,给众人斟酒。
“杭儿,你放心吧,说到买地那你可是问对人了,交给7爷准没错,7爷都给你办的妥妥的,不就是想买地嘛,7爷下午就去给你打探打探去。”
苏杭高兴的为苏7爷夹了1块肥肠,“那就有劳7爷了,有什么事可随时都来找我。”
1席酒宴,宾主尽欢,苏杭走的时候,众村民浩浩荡荡的送着他,这幅壮观的场景惹得苏杭快以为自己是新闻联播上的领导了哈哈。
苏杭与武士上了马车,辞别众人。
而在不远处,玉米秸秆垛中正蹲着45个人紧紧地盯着苏杭,为首的是个十78岁的少女,长相清丽不俗,少女身旁的1个少年问身旁的老者。
“那个青衫男子就是你的女婿?叫苏杭?”
不错,老者正是封老汉,爆发洪灾的那个夜晚,封老汉和封老太的家被冲了,封老汉和封老太拉着小儿子封来通抱住了浮木飘荡在水面上,封来财和封来富当时去别的村赌博去了。
浮木就随上游的洪水1路漂浮到异乡,或许封老汉夫妇命不该绝,被浮浪冲到了浅滩上,又嚼了些药草驱寒,俩夫妇都活了下来。
但他们的小儿子封来通就没那么幸运了,到底是年纪小,扛不住寒邪,受了风寒就没了。
纷老汉夫妇心碎的哭了1场,又想着这人生地不熟的,就将儿子葬于此地的话,儿子会不会感到孤单啊!
但这也是没办法的事,封老汉夫妇1时也不可能赶回到封前村把儿子给埋了,但俩人还是决定踏上了回封前村的归途,背着小儿子的肉身1路乞讨加挖野菜挺到了青城地界。
青城地界再往东走个2十多里路就到庐陵县了,谁知人倒霉起来喝口凉水都塞牙,在进城的郊外,1群土匪将他们绑了,这群土匪就住在青城的蜀山,不仅抓了他们,还抓了别的人,老弱妇孺都有,抓他们的目的就是让他们修葺山寨和负责后勤,不过土匪还算有点人性,同意了封老汉想将儿子带回庐陵县掩埋的请求,埋了儿子后,封老汉又被土匪抓回了青城的蜀山干活。
封老汉夫妇在蜀山山寨里过着人不人鬼不鬼的苦日子,谁知这封老太不是个安稳的妇人,跟人聊天时惯爱说起自己的5女婿特别有钱来过过嘴瘾,被有心人听去了,就告诉了山寨的大当家,大当家便派自己的妹妹郑言殊和弟弟狭着这封老汉来庐陵县打探打探。
封老汉为了讨好土匪头子,便为他们引路来到了苏家村躲着,封老汉知道苏杭盖了新房子,也晓得苏杭每隔1段时间就会回村来,于是就带着这4个土匪在此埋伏着。
今天可算是给他等到了啊!看着苏杭架马车离去的身影,封老汉特别激动。
“对,3当家,穿青衫的就是我的女婿,他如今算是衣锦还乡了,他很有钱的,等你们抢了他,能不能把我放了啊?”封老汉苦苦哀求着。
“闭嘴!”前面的十78岁少女喝了1声,这少女正是大当家的妹妹郑言殊,山寨的2当家,她生的极其美貌,就连怒容都使人觉得赏心悦目。
封老汉最害怕的就是郑言殊,因为这个女人可会折磨人了,吃过她的苦头的封老汉立马乖乖装鹌鹑不敢讲话了。
郑言殊和弟弟则双眼锐利的盯着苏杭的马车,仿若两头鹰盯上了猎物1般的锋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