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8读书网

最新地址:www.88dushu.net
88读书网 > 我能看见海上怪谈 > 第七十七章 老镇长死了?

第七十七章 老镇长死了?

第2天天刚蒙蒙亮,虞思莹就醒了过来。不知道为什么,她就是睡不着了,明明还是很困。

不过既然清醒过来了,这1天的时间也不能全都放在打瞌睡上。虞思莹驾驶着自己的小船离开了码头。

整整1天的时间,虞思莹都觉得有些浑浑噩噩的。其实总体来说,昨晚休息的时间已经够久了。

不过不知道是最近休息的总体时间少了许多,还是遇见的事情太多了,让虞思莹感到万分的疲惫,总之,就是打不起精神来。

沿着岸边,1路小心翼翼的开着船,遇到有翻起水花的地方,虞思莹就抛下1杆。遇到有船只残骸的,虞思莹就操纵淤泥起重机,在海底打捞1番。

1天的时间过得很快,今天的收获只能称得上是1般,1共就钓上来两条蓝鲭。

不过,她倒是打捞上来不少东西。3大坨略微有些生锈的废旧金属,1根已经生了锈的旧铁链,还有1个……呃……古铜色的皮带扣。

皮带扣上面依稀能够看得出来,应该刻着什么字,只不过几乎全都被磨损掉了。

不过也并不全都是那些垃圾,虞思莹在1处礁石的旁边,还打捞上来1块那种血肉质感的特殊金属部件。

天色已经彻底黑了下去,带着这些东西,虞思莹驾驶着小船向着大渔镇的方向返回。

眼皮有些沉重,头也不受控制的1点1点的,虞思莹知道自己现在的状态很不对劲。但是那种生理上的困倦难以抵抗,1波又1波的困意如同潮水般袭来。

虽然她是站着驾驶的小船,但是轻微的鼾声却从她的口中发了出来。

与此同时,周围漆黑的海域中,无数道血红色的光点逐渐汇聚在海面上,渐渐地组成1颗又1颗血红色眼珠,凝视着虞思莹的小船。

随着小船的行进,那由光点凝聚成的眼珠也跟随着小船的方向转动,时不时还眨1下眼睛。

如果虞思莹清醒着的话,她绝对会被眼前的场景吓到的。

不过,就在这时……

“咚!”

1声巨大的爆响,让虞思莹顿时清醒了过来。

“吱嘎……”

1阵令人牙酸的摩擦声再次从虞思莹的脚下传了出来。

坏了,又撞到礁石了。

周围的红色眼珠不知什么时候已经消失不见了。小船1阵猛烈的摇晃,让虞思莹难以维持稳定,1个不小心,脑袋磕到了驾驶室的桌子上,顿时鲜血顺着脑袋流了下来。

1阵阵的眩晕感取代了昏昏欲睡的感觉,又过了1会,船只才再次恢复了平静。

虞思莹此时也强忍着眩晕的感觉,扶着桌子站了起来。

头上火辣辣的疼,还有些麻木,这并不是什么好事。虞思莹伸手1摸,满是殷红的鲜血。

看来这次受伤不轻,需要尽快包扎1下,否则的话,如果感染了,后果不堪设想。

虞思莹摸索着从船上拿出自己提前准备好的医药箱,从中拿出药品简单的处理了1下伤口,就用纱布包裹了起来。

没有镜子,也没有经过系统的学习,看上去虽然有些难看,但是毕竟要比什么都不做强得多。

1阵剧烈的痛处从头上传来,让虞思莹眼前有些发黑。不过看着周围这黑暗的环境,心中莫名的有些恐惧。

将船只在夜晚长时间的停留在海面上,绝对不是1个正确的选择,更别说自己现在的状态如此差劲。

虞思莹犹豫了1下,就做出了选择。强忍着头上的疼痛,提起精神,驾驶着船只向着大渔镇的码头开了回去。

万幸,这次的运气很不错,1路上没有出现其他的意外,顺利的回到了大渔镇的码头。

踉跄着从小船上下来,虞思莹跪倒在码头上,1阵阵的眩晕让她感觉到有些恶心,止不住的干呕着。

不知过了多久,虞思莹忽然感觉后背上多了1只手,顿时吓了1跳。但是下1刻就觉得,那只手正在轻轻地抚摸着她,让她没来由的1阵安心。

“怎么样?好1些了吗?”

依然是那道苍老干涩而又沙哑的声音,只不过,虞思莹这次却感觉到,声音中有1股温柔的力量,正在抚慰着她这颗惊惧无助的心。

是常年居住在灯塔中的,看守灯塔的老妇人。

此时的老妇人正1手拄着她那标志性挂着灯笼的拐杖,另1只手轻轻地抚摸着虞思莹的后背。

“谢谢您,好多了。”

虞思莹擦了擦嘴角,强撑着站了起来。眼前依然1阵阵的眩晕感袭来。

“我刚才在灯塔上,看到了你和你的船只,似乎是撞到了礁石,对吧?虽然我并没有看到礁石。

在大渔镇附近的海域上,尤其是夜晚,航行时1定要时刻注意着周围的环境。虽然明知道那里没有东西,但是没有人能够保证,下1刻会从哪里冒出来1些原本不存在的东西。

有时候,我也会怀疑,是不是这片海域被什么东西诅咒了,为什么会有这些奇奇怪怪的事情发生?

说起来你可能不相信,昨天浓雾升起的时候,我竟然在灯塔中看到了小渔镇老镇长的身影。还是像以前1样,呵呵……”

『记住本站最新地址 www.88dushu.net』
相邻小说: 黑莲花女主撩夫记 玄学大师的积德日常 嫡女旺财又兴家 祖宗们好好努力,孙子我先享受了 没有修炼天赋的我只好偷偷无敌了 难以招架!他说再提离婚就亲哭你 王者:开局月下追哪吒,胖迪求带 末世:神话复苏,开局收大凶穷奇 港片:苦窑三年!大佬靓坤被杀了 大明暴君,我为大明续运三百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