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附近几个村子通往县城的路都在修,用量已经很大了,过年了还没生产完。”
“但天气太冷,不是修路的好时候,就先停工了。”
他摊了摊手,“这么多订单堆在一起,我实在处理不过来。”
路仙草想了想,对向自宽道:“村长,咱们村里还要制盐,人手有限。”
“你和秦大人说一声,太远的地方还是拒了吧。”
立窑厂的核心是把生料变成熟料,将这些熟料再拉回各个地方去修路,费时费力,实在不划算。
“这……会不会不太好?”
路仙草笑道:“如果村里接了别人的生意,长时间生产不出来,人家难免会有意见,这又何必呢?”
“还不如早做决断。”
主要是修路也有时间限制,冬天路都冻上了,修不了。
春播秋收的时候,人手不够,也不能修。
剩下的时间,县城乡村都集中修路,立窑厂能忙得过来才怪。
向自宽问:“可这样的话,那些远的地方怎么办呢?”
“就不给他们修路了?”
路仙草摇了摇头。
“我会和秦大人商量,请他上奏朝廷,按照远近位置再建几个立窑厂。”
“这样对大家都方便。”
向家沟如今的收入来源,一部分是立窑厂,另外一部分是制盐。
虽然多建立窑厂会分走向家沟的生意,可他们是真的忙不过来,而且,制盐的活计
要比立窑厂轻松干净许多。
向自宽琢磨了片刻,想明白了,就点了点头。
送走向自宽,路仙草去村里溜达了一圈。
一眼可见的,就是蔬菜大棚。
远远看到,好几辆马车排着队在等装菜。
过年期间蔬菜卖得好,再过两天就是正月十五,酒楼加大了采购量,房山村的蔬菜供不应求。
路仙草摸着下巴,站在自己空闲的荒地上思忖。
这几十亩地,还有好多没用,该拿来干点什么呢?
踏踏的马蹄声由远及近,路仙草回头一看,云宁州和云宁川来了。
路仙草对他们挥了挥手。
两人到了近前下马,路仙草笑道:“表哥,宁川,你们怎么来了?”
云宁川昂着下巴道:“来过正月十五的,你不欢迎吗?”
“哈哈,欢迎,蓬荜生辉!”
云宁川斜睨着她,问道:“这么冷的天,你像个傻子一样站在地里,你干嘛呢?”
“思考人生?”
路仙草白了他一眼,“不要乱用我的词。”
她对云宁州道:“表哥,你来的正好,我想和你说说连弩的事。”
三个人回了家,云宁川去找米包和陆泽玩儿。
自从米包来了之后,云宁川就不是年纪最小的了,所以,他很喜欢米包。
云宁州饮了杯茶,看向路仙草。
“仙草,二婶好点了吗?“
白氏并不知道吉城的房子是被人故意纵火,只以为是意外。
她的头发烧掉了那么多,醒来之后吓得不轻,卧床休息了好几日。
“表哥
,二婶已经好了,过年人来人往,她都快把着火的事情忘记了。”
路仙草拿出两把连弩,放到了桌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