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她提到云宁州,北宁王被骂了也不以为意,反而哈哈笑了起来。
“那是,也不看是谁的儿子,州儿确实能干。”
老王妃心塞,“走走走,你媳妇不是说头疼吗?还不赶紧去看看!”
“我见到你就头疼,你别在我眼前晃悠。”
北宁王站起身,“我媳妇头疼,我怎么不知道?我去看看。”
“娘,我晚上再过来和你一起用膳。”
老王妃像赶苍蝇一般,对他挥了挥手,“赶紧走。”
北宁王离开不久,常嬷嬷回来了。
“老王妃,人送出去了。”
老王妃哼了一声,“还想来和王爷求情,哪有这么好的事?”
“就他们办下的那些错事,砍几回脑袋都够了。”
常嬷嬷笑道:“咱们王爷不忘故旧,不是忘恩负义的人。”
老王妃深深叹了口气。
“他打仗英勇,以一敌十不在话下,可要是说治理朝堂……”
北宁分工有序,用的大多是过去一起并肩作战的老人,所以这么多年没出过大乱子。
可倘若再进一步问鼎天下,这个儿子的才能就不够用了。
“老王妃,这不是还有世子嘛。”
“世子年轻精干,有勇有谋,咱们北宁后继有人,您不用太过担心。”
提到大孙子,老王妃又露出个笑脸。
“你说的对,儿子不中用,我还有个好大孙呢。”
常嬷嬷哂笑。
王爷骁勇善战,胆识过人,偏偏总被自己亲娘嫌弃,也真是不容易
。
吉城朝堂动荡,消息也传到了其他地方。
白山城副城主祝玉浦再次上表,为路仙草请功。
奏表中说,路仙草救治时疫,短短时间就控制了疫病的蔓延,将时疫扼杀在萌芽中。
避免了白山城生灵涂炭,挽救了一城百姓的性命。
祝玉浦谏言,路仙草立下了不世之功,震铄古今,应该大力褒奖,并随表附上了防治疫病的小册子。
青林县的季巍昂也上了奏表。
秦远山又将今年青山县试种高产水稻,亩产收获近千斤的事情上报了一遍。
他将县城水泥路的硬度和强度与北宁现有的城墙比较了一番。
总结道,路仙草研制的新型水泥材料如果拿来修城墙,会使城墙更加坚固,说是铁壁铜墙也不为过。
这话一出,好多官员到青山县去参观水泥路。
秦远山对他们说,水泥修的路,至少三年不修、五年不毁,比以前的泥巴路强多了。
北宁王也派了专人去查看,最后决定,要在龙城和吉城同时修建水泥路。
对路仙草的奖赏,毫无意外地下来了。
她被敕封为“惠民乡君”,这是北宁史上第一个非王族人获得的爵位。
享有俸银五十两,禄米六十斛。
朝堂还额外赏赐了她两间吉城的商铺,外加一千两银子。
只不过,路仙草拿到赏银的时候吓了一跳。
不是说一千两吗,怎么这么多?
来宣旨的公公很和善,笑眯眯地道:“乡君有所不知,剩下的四千两,
是老王妃和王妃单独赏给乡君的。”
“还请乡君准备一下,进宫谢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