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63.第263章 不得往死里干?(1/2)

第263章 不得往死里干?

周瑞洗漱完后换了身衣服准备出门,想起昨晚的窃听器,下意识把身上里里外外摸了一遍。

最后当然一无所获.

项目组还无法开工,不过项目组的人却是自由的,一连串的事情后,赵院长组织大家开个会,地点就在光华楼会议室。

周瑞抵达的时候,不少人已经到了,柴连俊第一时间开口道:“周瑞!你昨晚没事吧?”

原本他们是开开心心,准备吃个饭回来搞通宵的,结果左等右等不见周瑞和韩子茵,再之后直接取消了所有安排,包括吃饭和科研趴,甚至还派人来保护。

听说周瑞遭遇了贱碟,几人大呼离奇,一晚上都在想这个事。

周瑞笑了笑坐了下来:“没什么事,几个小毛贼。”

俞树:“卧槽真有贱碟,长什么样子?”

都是大老爷们,周瑞不想细说,干脆开起了玩笑:

“金发碧眼,身高腿长,36d,红眼白兔,还不爱穿衣服。”

俞树擦了擦口水:这样的贱碟,麻烦给我来十个!

见韩子茵、薛丽、潘向玲三位女士结伴而来,周瑞适时的终结了话题:“都过去了,没有泄密,也没有什么危险。”

可惜,这么劲爆的话题,大家肯定不会轻易放过他,你一言我一语的非要问清楚才行。

周瑞只能挑了些不太惊世骇俗的说了说,满足了大家的好奇心,至于自己激情追凶的过程,只说是遇到了朋友一路载着自己。

但依然让几个男生高呼牛逼!

过了一会儿,赵院长和牟仲义前后脚到来,赵院长坐在了主座上主持会议,周瑞在左手、牟老在右手,话语权显而易见。

赵院长也不能免俗,也是很八卦的抓着周瑞问了问昨晚的事情。

会议正式开始,赵院长堆起笑脸,说道:“首先,恭喜各位在‘四象结构项目组’上取得的成功,你们的速度和成果都远远超乎我们的想象。”

说完自己就带头鼓掌了,下面的众人也纷纷回应。

今天这个会议非常重要,原本应该再过几天,不过今天刚好不能开工,就先把管理上的事情处理了。

“今天议题很多,先说几个好消息,‘四象’结构复现成功,学校已经决定,将在下个月,以项目组的名义,向上申报‘国家技术发明奖’,‘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两项荣誉,当然具体评审结果还未可知,不过根据往年的经验,我觉得二等奖问题不大。”

不要小瞧这个二等奖,一等奖已经类似终身成就奖了,历年一等奖都是为国家奉献了一辈子的老前辈,比如袁爷爷这样的神仙人物,评的不是具体哪个成果,而是人。

二等奖才是广大科学工作者们,常规意义上的“成果评选”。

顺带一提,赵院长就获得过两次二等奖,也是他成为院士最重要的资历之一。

这一消息,无疑是对“四象项目组”的巨大肯定。

虽然论文无法在国际学术界发表,但组织不会忘记为此努力的科研工作者。

组织忘记了,学校也不会忘记。

“另外学院奖励每人5万元奖金,我让财务今天就打款。”

掌声变成了欢呼声。

赵院长笑着压了压手,说道:“刚才两个是团队荣誉,接下来是个人荣誉,小周。学校会出面,给伱申报‘青年科学奖’,‘青年长江学者’,‘仟人计划’三个奖项。”

“老牟、给你也申请了一个‘长江学者’评定。”

团体加个人,一共三个重量级荣誉,牟仲义眼眶有些湿润。

虽然申不申报是他们的自由,能不能评上还两说,但复大又不是毫无根基的草根大学,在各个层面能量还是很大的,至少能争取到公平竞争的机会。

牟仲义搞了一辈子科研,没想到最重量级的荣誉,是在人生最后几年得到的。

突然有一种看破红尘的感觉。

其中的滋味,外人难以理解。

至于周瑞的三个个人荣誉,就不用说了,复现工作几乎都是他在主持,早就成为了项目组的灵魂,和年龄无关,无人会嫉妒。

或者说能加入“四象”项目组,才是其他人的幸运。

前后忙了两个月,就能获得如此巨大的突破、荣誉,在科研领域相当是中彩票级别了。

多少人熬白了头都没个结果?怎么好意思要求更多。

最后,也是最重要的一个议题,那就是“四象项目组”未来何去何从。

赵院长看了一眼周瑞,说道:

“你们最早加入的时候就说过了,‘四象结构’的成果,将会是小周和学校的共同成果,复现成功后成果固定,以后的运转将会在公司层面进行,你们的编制都还在学校,然后作为学校指派的科研人员加入”

周瑞轻咳一声,说道:“赵院长,这部分我来吧。”

赵院长点点头,将发言权交给了周瑞。

周瑞看着下方的一双双眼睛,组织了一下语言,赵院长讲的有些太官方了,容易给大家泼凉水。

搞得好像项目组要散伙了一样。

周瑞换了一副轻松的表情,笑着对所有人说道:

“公司已经注册,是校企合资,各位不用担忧,按照平时的工作方式进行研究就可以了,在科研层面,我尽可能维持学校的运转方式,不会让大家感觉到拘束,就连实验室地点都暂时不换。”

“另外,这家公司基本会成为纯粹的技术公司,不会涉及一般性的商业,毕竟我们的客户也比较特殊,所以不会干扰到各位。”

不少人松了一口气,几人中,有的有过和企业合作的经验,但也有一部分,基本只和学校打交道,最担心的就是换了运行模式的陌生感。

“另外,成果固定之后,未来也会有序安排大家发论文,该在科研界发出声音,不过论文需要审核,并且有计划的发布。”

有技巧,有隐瞒,有目的发表一些论文,从大层面上讲是威慑和烟雾弹,从小层面上讲,也是各个科研工作者个人的声望积累。

不少人都眼睛一亮。

他们手底下压的东西可太多了.

“最后一点,公司预留了10%的股权分红权,作为科研团队的团队激励,各位!恭喜发财!”

几人对视一眼。

卧槽!这么给力!

要知道.可以预见的,“四象结构”的价值可不低。

虽然以后科研团队人数肯定还会增加,但这分红可比“补贴”牛逼多了!

立马主人翁意识就激发出来了!

感觉完全不一样了好么!

四舍五入,这不相当于自己的公司么?!

不得往死里干?!

周瑞从创业公司的那套里,借鉴了很多东西,这些设计都不新鲜了,但是在体制内,还是足够让大家震惊的。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