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乐听得,眼神之中闪过一丝厌恶,却见到一旁的胡才正准备发作,立即一把将他按住,并笑道:“好说好说,本帅现在就命人送干粮与他们,杨兄弟放心就好。”一众士卒听得,自然千恩万谢。
杨奉点了点头,交代吴班先去前面让天子车驾停下,将这边的情况说明一下,自己随后就和李乐三人去拜见天子。杨奉的意思很明显,就是要天子一行整理一下仪容,毕竟一路前行,他们都见到过天子以及百官的落魄样子,若是被李乐三人见到,只怕原本那丝对天子仅存的敬畏就消失不见了。
吴班乃是机灵之人,会意之后立即点头前去,杨奉则陪着三人缓缓前行。只不过虽然得了杨奉提醒,天子一行连忙整理仪仗,然而落魄就是落魄,无论怎么粉饰都难掩其中寒酸,就如这个大汉朝,荣光早已不再。
当杨奉一行去到天子驾前之时,见到天子与一些重要的大臣原本灰黑的脸容早已清理干净,然而除却他们之外,剩余的大臣都是灰头土脸,跟白波军的士卒比起来亦不遑多让。天子刘协则是坐在一破烂小车上,上面挂着的帘布还穿了不少洞,小车的不少地方早就烂得见到木头而不见其上面漆了。
而天子刘协以及群臣所穿的衣服也不好,除却刘协以及如董承、杨彪等重臣的衣服看得出是用上乘衣料制作之外,其余众臣的衣服都是粗布麻衣,上面不知道打了多少个补丁,乃是李傕等人于长安之时经常劫掠大臣的家,所有珍贵物品以及衣料早就被抢空了,能有口饭吃已经是天大的恩赐。
而天子刘协以及一众重臣的衣服虽然是用上乘衣料所制作,然而不少地方已经破损,整个衣服更是脏得不能再脏,与李乐这三名匪贼比起来,更是不如。
胡才见到天子正儿八经地坐在小车上,旁边有群臣拥着,不由得开声笑道:“这就是大汉的天子?大汉的重臣?”天子以及众臣被他说得脸上无光,虽怒然而却不敢言。
这一回李乐并没有阻止胡才说话,他就是想借胡才之口说话。
胡才刚说话,天子旁边的董承就大声喝道:“大胆,天子驾前竟敢妄语,如若非是看在汝救驾之功,早就命虎贲力士将汝拿下格杀。”
董承此话明显是场面话,如若有虎贲力士,又何须白波黄巾来援。胡才听得,“哈”地笑了出声,正想说话的时候李乐却是拦住了他,躬身答道:“陛下恕罪,舍弟乃是山野之人,不懂说话,并无开罪陛下以及众位大人的意思在里面。”
胡才虽然不甘,但对于李乐他是言听计从,故此只冷哼一声便不再说话了。而董承也是知进退的人,见到李乐和胡才认低了,知道不能过分开罪他们,便说道:“看在三位救驾有功,此事就此作罢……”本来董承还想说句“若有下次,定斩不饶”不过想了想还是决定不说。
这时三人行到天子车驾前,杨奉单膝跪下,向天子行礼,然而李乐三人却是不为所动。董承刚想说话,却被老大臣杨彪先了一步说道:“三位甲胃在身,就不必行礼了。”董承听得杨彪此话已出,只得冷哼一声。
李乐神色不变,韩暹眼中则是闪过一丝概叹,只有胡才想放声大笑,却是被李乐阻止了。
刘协几历艰辛对这些早就已经见惯,知道自己这天子早就形同傀儡,被人漠视亦是正常。只见刘协神色不变,和声对杨奉说道:“杨爱卿,且为朕介绍这三位英雄。”
杨奉应了一声,分别指着李乐、韩暹以及胡才三人介绍一番。刘协听完之后点了点头,说道:“国舅,宣旨。”
董承点了点头,取出一黄色卷轴打开,上书圣旨二字。只听见董承念道:“奉天诰命,白波将领李乐、韩暹、胡才救驾有功……前事既往不咎……今封李乐为征东将军、韩暹为征西将军、胡才为征北将军,望……钦此。”
说完之后董承并没有将圣旨交给三人,反而将其收起。此举用意只有杨奉知道,实乃如今圣旨只剩下一份,如果给了三人日后再要宣旨就无旨可宣了,而圣旨上面自然也是空白一片,方才那些只是董承念出来的。
李乐三人听得董承所宣圣旨,就算是胡才这不屑于天子以及群臣的人亦不由得大喜,此次倒是心甘情愿地齐声说道:“谢陛下。”
刘协这时又说道:“杨爱卿你与国舅都救驾有功,朕就封你为卫将军,国舅则为车骑将军。近卫吴班亦舍身为朕断后,今力战得脱,朕封其为征南将军。”
刘协此话一出,董承、杨彪、朱隽等一班老成的大臣齐齐脸色大变,杨奉却是喜道:“谢陛下。”
此话一出,众臣更是脸如死灰,均暗道:“陛下糊涂,杨奉你也糊涂啊。”想罢众臣立即将目光集中到李乐三人身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