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晞心里非常感动,忙笑着道:“我1个月有2十两银子,足够用了。我是看家里的花房养的花很好,这才摆到了屋里,夏天还是会改用香料的,夏天在屋里养花,容易招小虫子······”
两人1路说着闲话,时间过得很快,转眼就到了锦乡侯府。
金夫人穿着1身柿红色绣喜鹊登枝的织锦通袖袄,领着两个儿媳妇亲自在2门上迎接。
“你们来得正好!”金夫人长着1张圆圆的脸,未语先笑,看上去十分亲切:“6川伯吴老爷1家子刚到,吴夫人正在里头厅里坐着说话儿呢,你快过去吧。”
话音还未落,她的视线就被站在邹氏身后的常晞吸引了。
“这就是你家的新媳妇吧!”她打量了常晞两眼,有些惊艳地道:“上次你们老2大婚时见过1面,小半年没见,倒是出落得越发水灵了!我都有些不敢认了。”
金夫人说的是客气话,可邹氏却还是很高兴。
“你这两个媳妇儿不也是1对美人胚子。”她笑着夸奖金家的两位奶奶。
常晞的目光也跟着落到了两位奶奶的身上。
金家大奶奶的年纪看着比常晞大几岁,穿着件藕荷色的净面夹袄,气质很端庄;
2奶奶才不过十4、5岁的年纪,穿着1件豆绿色的对襟褙子,梳着个双螺髻,身量纤纤,眉目如画,像1朵含苞待放的玉兰花。
确实是难得1见的美人。
何家的妯娌几个纷纷上前,互相见礼。
金桓跟何沐阳私交甚好,因此金大奶奶对常晞也另眼相看,笑着跟常晞点了点头,态度很友善。
大奶奶马上拉着金大奶奶说闲话儿:“上次听我们大爷说,世子爷新得了1个前朝的湘妃竹笼子,可是真的?”
萧合环听着眉头微皱。
买蛐蛐笼子又不是什么正经事,这个时候特意拿出来说,岂不是惹人非议,叫旁人以为金家世子不学无术?
常晞也觉得大奶奶这话说得不妥当,就望了邹氏1眼。
“这会子客人多,我们也别挤在人家门口了,还是先进去坐坐吧。”邹氏淡淡地开了口。
大奶奶有些讪讪然。
“何大嫂子的消息倒是灵通,确实有这么1回事。”金大奶奶笑着引领众人往厅里去,口里答着大奶奶的问话,眼睛却看着常晞和萧合环:“听说是从南大街的古董铺子里淘来的,他宝贝得什么似的,后来我们老爷过寿辰,他就把那笼子也送给老爷作为寿礼了,如今应该还摆在上房的多宝架子上呢。”
既然是赠给了长辈,那就是为了尽孝了。
金大奶奶短短的1句话,既缓解了大奶奶的尴尬,又委婉的向众人说明,自己的丈夫并不是只知道斗鸡走狗的纨绔子弟。
这也是个能干的。
常晞对她的好感大增。
1旁的萧合环则是跟金家2奶奶说起话来。
“你娘家母亲和哥嫂今儿也来了么?”
金2奶奶甜甜的1笑,摇头道:“哥哥带母亲去江南看大夫了,嫂嫂在家里照看还没满月的小侄女,也不能来了。”
两个人好像很熟悉的样子······
金大奶奶见状,低声向常晞解释道:“我这弟妹的娘家姓邹,曾经是永宁侯府老侯爷的部下。”
常晞闻言心头1跳。
“我娘家有个妹妹,嫁到了山东泰安的邹家,那家的老爷单名1个‘林’字,从前是萧老侯爷手下的千户。”她提起了常晴的婆家。
“真的吗?”金2奶奶惊讶地捂了嘴,片刻后才道:“那是我的远房表叔,当年和我父亲两个人1前1后进的军营,后来我父亲退役后回了建安,两家离得太远,渐渐的就少了些来往,不过逢年过节时,邹婶母还是会托人带节礼给我们的。”
她的眼睛闪动着愉快的光芒,常晞也不由得笑了起来。
这世界还真是小!
有了这1层关系,金2奶奶也跟常晞亲近了起来。拉着她的手,小声问她关于泰安邹家的事。
到了待客的敞厅里,只见已经坐了十23位穿金戴银的妇人,屋内单独设了1架大立屏,小姐们或是跟着自家长辈,或是在屏风的后面坐着,各自找了认识的姐妹互相说话。
这场景像极了她当年刚进京都时,去建平伯府做客时的样子。
当时同桌说笑的小姐们,如今却都已经嫁做人妇,也不再像从前那般,只会关注谁家的戏子唱得好,谁家的厨子手艺佳之类的事了。
萧合环似乎也有所感,站在常晞的身边微笑道:“时移世易,1切都已经不同了。”
是啊······
不过,凡事有好也有坏。就像当初的她怎么也想不到,自己居然会重新嫁回京都,有了何沐阳这么1个出色的夫君,还跟曾经那么不对付的萧合环做了妯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