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8读书网

最新地址:www.88dushu.net
88读书网 > 我在现代留过学 > 第1006章 韩维求对

第1006章 韩维求对

所出的题目,全部是这几年来,发生在汴京、洛阳、扬州、江宁等地的事情。

然后,要求考生据此作答。

只要关心过国家天下的人,都能说出个一二三四五来。

就是……

文彦博沉思良久,轻声叹道:“如此一来,科举取士,岂非偏官宦权贵之家,而轻寒门布衣之士?”

作为四朝元老,文彦博亲历了大宋科举取士的变革。

从庆历新政开始,一直到先帝确定经义取士。

他很清楚,大宋科举在过去数十年,改革的方向,其实一直是侧重于公平。

尽可能的使官宦人家、权贵豪门、商贾、小地主甚至是布衣百姓家的孩子,站在同一起跑线。

所以,才会罢诗赋而用经义。

所以,才会有新旧两党,一致推动熙宁二年的科举改革,一致赞同三舍法取士。

为什么?

概因诗赋取士的话,中小地主、商贾、农民家的孩子,除非天赋异禀,否则基本没有机会。

毕竟,诗赋这东西,既看天赋,也看名师,还要看积累。

诗赋这东西,真不是一般人家的孩子玩的起的。

没有天赋,没有名师言传身教,没有深厚的经历与积累。

写出来的诗赋,很难出彩。

而科场上,诗赋不能出彩,不能吸引人的眼球,不能引发共鸣。

基本就等于黜落。

在这种情况下,一般人家的孩子,怎么和官宦世家教育出来的人玩?

经义就不一样了。

只要熟读圣人之书,认真研究,下上十几二十年的功夫,即使是一般人家的孩子,也有机会在科举中战胜高门权贵家的孩子。

晏几道,就是最好的例子。

若依然是诗赋取士,以晏几道的诗词,早中进士了。

而今,天子重实务,喜术算,爱机巧之事。

也是一样的道理。

这些东西,是一般人家的孩子玩得起的吗?

甚至……

可以这么说——他们就算有天赋,哪来的资源玩这些?

就拿实务来说吧。

他们若没有一个当官的爹,在朝的祖父,去那里接触实务,如何知晓官场的事情?

权贵家的孩子就不一样了。

他们真的有个当知州/转运使的父兄,从小耳闻目濡,接触的就是这些东西。

邸报都看了无数次。

稍微用功,就是一般人家的孩子,一辈子都赶不上。

文彦博想着这些事情,就轻轻摇头。

不过他这个人,最大的优点就是——识时务。

不会和一些人一样,故意的去惹宫中不开心。

他靠在椅背上,对文及甫道:“今日老夫与汝所言之话,莫要外传!”

“诺!”

……

和文彦博不同。

在省试结束的第三天,三月癸亥(十六)。

赵煦接到了礼部转来的鄜延路奏疏——西夏遣使,以春约官田怀荣为正使,吕泽官嵬名令哥为副使,来朝大宋,如今已到了边境上的米脂寨,请求入朝朝觐。

很显然,党项人这是来告状的。

可赵煦也不好拒绝,毕竟人家是带着礼物来的——有足足五百匹马呢!

伸手不打笑脸人,赵煦只好答应。

大不了,到时候让吕惠卿罚酒三杯。

刚刚批阅了礼部的劄子,通见司内今日轮值的閤门通事舍人张叔夜面前。

“张卿有事?”赵煦看到被童贯引领着,来到自己面前的张叔夜。

张叔夜躬身行了礼,然后从怀中取出一封劄子,呈递在手中:“官家……开府仪同三司、北京留守、判大名府臣维方才到了内东门下,递了乞见劄子!”

“韩相公怎么来了?”赵煦接过劄子,眉间闪过一丝阴霾。

自从韩绛病重后,作为弟弟的韩维自然不可能再待在大名府了。

所以,在三月初的时候,他就上书请求回京。

朝廷自然答允,于是韩维在三月甲寅(初七)回到汴京,先是到了宫中,拜见了赵煦和两宫。

然后就一直在韩家的祖宅之中,主持韩府内外诸事。

所以赵煦自然的,有些担忧韩绛的身体。

“回禀官家,臣听说,似乎与省试有关……”张叔夜在一旁奏道。

“哦!”赵煦这才放下心来。

不是韩绛到了大限就好!

若是那样的话,赵煦就得赶紧准备,出宫到韩绛府上见这位宰相的最后一面了。

他微微靠到椅背上,拿着韩维的劄子,自语着:“省试?”

“韩相公对省试有意见?”

“也对!”

“熙宁科举改革,韩相公出力甚多!”

熙宁年间的科举改诗赋取士为经义取士,是新旧两党通力合作的结果。

韩维在其中,发挥的作用,更是不可估量。

经义取士,在某种意义上,乃是其的政绩。

而且是很重要的政绩!

将来,韩维百年后,无论是他的行状还是墓志铭,都会在这个事情,大书特书。

自然的,朝廷改革科举,直接关系到了他的切身利益。

这样想着,赵煦就道:“张舍人,且去请相公,到福宁殿的东閤来与朕相见吧!”

“说起来,朕还未与相公交过心呢!”

(本章完)

『记住本站最新地址 www.88dushu.net』
相邻小说: 仙府御兽 FBI神探 重生印度当首富 荒沙主宰 娇娇王妃驾到,撩拨王爷脸红心跳 宠妾灭妻?这侯门主母我不当了! 重生八五当家做主 满门反派疯批,唯有师妹逗比 农门肥妻:夫君喊你来种田 篮坛霸主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