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天后,贺云的学校发了开学通知书。
本来是寄到了花园洋房,好在陈阿姨又帮忙转寄到了7里镇。
“你2哥哥还有十天就开学了哦。”
“那到时候我跟嫂子也要回醴市吗?”
“当然了。”
“那咱们多久又回家?”
小丫头问的是这后山贺宅。
林杏儿放下针线,认真道:“可能要很久才回来1次了。”
本以为小丫头会露出伤心的神色,可她听完却出奇的淡然。
“那小桑这次可以多带些行李走吗!”对于住在哪里她都不挑,只要能和哥哥们还有嫂子永远在1起就好。
女人笑得明媚,白皙的手掌摸摸贺桑的脸颊。
“可以,你想带多少都可以。”
离乡的日子很快敲定,就在1周后。
怕林杏儿带着两个小的不方便启程,远在外省的贺祁特地发电使唤人在醴市的聂馆长开车接送。
虽然不喜欢被人当骡子使,但1想到过去就能看见小贺桑,聂1龙还是答应了,并且当天下午就屁颠屁颠的跑去洗车、加油1通准备。
连陈阿姨都忍不住吐槽:嘴上说着不要,身体却很诚实嘛……
横水河的支流早就化冰,不过这几天的水温还是很低。家里有条件的就烧热水在家洗衣裳,那些勤俭节省的人宁愿生出冻疮也不愿浪费家里的柴火。
河岸边水流平缓,十78个已婚妇女结伴蹲在那里徒手洗衣。
林杏儿带着贺桑在不远处采风。
画板颜料依次摆好,白纸上寥寥几笔赫然将那极具乡村特色的画面勾勒出来。
每当画画的时候小丫头就跟换了1个人似的。
沉静稳重,严谨深刻。
莫名的让林杏儿想到1个人——贺桑她大哥。
这3兄妹,看似性格迥异,实际在某些时候都是1样的自律、专注。
化身为小姑子迷妹的林杏儿静静欣赏了1会儿这副养眼的画面。
随即端着相机悄悄给贺桑拍了1张。
等小桑长大以后再看1定是很好的回忆。
见小姑子正专心创作,她轻声走远。
视线所及还是能看见贺桑,因此林杏儿放心地4处走走拍拍。
之后1走就不知道何时才能再回来。
有了照片到时候洗出来又可以怀念,还能辅助贺桑绘画。
“贺家媳妇儿,你手里那是什么东西?俺们看你到处舞着它都快好奇死了……”
“啊?这个……这个叫照相机。就是可以把人的样子像画1样保存下来……”
不久后照相机就会被广泛使用,但在这个节骨眼上大部分人对此皆是闻所未闻。
果然,河边的妇女同志们全都露出1副惊呆了的表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