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为生产不忙了,就证明生产出来的东西太多,全都积压在库房里,要么是不好卖要么就是卖不出去。
短时间内还好说,时间长了,产品卖不出去工厂便不会生产那么多,工人没活儿干,那就得回家种地去。
大伙儿虽然不说,但心里也跟着发愁。
孟季凡这段时间请了不少销售人员来,但那些人从来到现在,只卖出去1小部分,看管库房的师傅自己就能装完,根本用不到他们。
这会儿线上的1百来个工人都停下生产,跑去帮着装车,看到库房门口停放着的大卡车,又听到林知瑜说把卡车装满,工人们都激动了。
鲫鱼罐头这是卖出去了吧?
而且看样子还是个大单子,把大卡车都装满,他们不知道卖出去多少,他们只知道肯定少不了。
厂里的鲫鱼罐头能卖出去,生产线又会跟以前1样忙,大伙儿又会有活儿干,依然能挣工资,也不用回家种地。
谁不高兴?
工人们有了力气,干劲儿也十足。
孟季凡确实有经商头脑,他们以后要面对的客户是大客户,得批量卖,所以把生产出来的鲫鱼罐头全装在纸箱里,1箱子有6十罐,每个箱子上都按着林知瑜的要求,印上了厂名厂址,还有联系方式以及商品的品牌名,这些品牌名是林知瑜去县里注册的,防止以后有人仿冒他们的产品。
大伙儿在林知瑜的安排下,排成1排,形成了1条传送带,1箱箱的鲫鱼罐头从每个人手里都过1下,沉甸甸的确让人打心眼里高兴。
原本打算1个小时内装完车,没想到只用了半个小时便将车装满了。
林知瑜让库房的管理员开两张出库单给她,单子也很好开,1共是1千箱,1箱6十罐,总共有6万罐。
之前孟季凡跟她讨论过这鲫鱼罐头该定什么价。
鲫鱼本身还有调料人工水电包装这些成本算起来,1铁罐的成本在两毛钱左右。
而这1罐子的量想当于酱菜店的两铁勺,1铁勺鲫鱼罐头卖3毛钱,1铁罐的鲫鱼应该卖6毛钱,但鲫鱼罐头面对的不止是宋屿川单位的工人们,还有其他单位,甚至是广大人民群众,以后也会进入商超等市场。
那时候还得考虑运输成本以及铺货方面的成本。
所以林知瑜把每罐鲫鱼罐头暂定在7毛钱1罐。
这样不仅是厂里的工人能消费的起,家里条件好1些的人也能经常买。
鲫鱼罐头不像昂贵的衣服首饰,能穿能戴好长时间,鲫鱼罐头属于快消品,买回去3两顿就吃完了,人家如果觉得合口的话还会继续购买。
1锤子的买卖干不长,这鲫鱼罐头厂也走不远。
所以想要做大做强长长久久地发展下去,就得认真踏实经营,当然也要做个有良心的企业。
宋屿川单位里有车来拉,不用他们出运费,1罐鲫鱼罐头的净利润在5毛钱,6万罐的话纯利润便是3万块钱。
宋屿川他们单位有1万来人,若是每人隔3差5买1罐,1罐吃两天吃6顿,这6万罐鲫鱼罐头1个月也就消耗完了。
那就代表着1个月他们就能纯挣3万块。
当然了,这是理想的状态,没有经过验证,也许卖不了这么快。
林知瑜这么算账,全是基于已经有的经验,酱菜店1铁勺鲫鱼罐头卖3毛钱,这1铁勺可以吃两顿,有的人舍不得1下子都吃完,便每顿少吃1些,这样第2天早上还可以吃1顿,那么算起来可以吃3顿。
在吃饭上1天消费3毛钱,宋屿川厂里的工人们是可以接受的。
这盒装的鲫鱼罐头相当于两铁勺的量,按着大伙儿习惯的吃法,吃两天完全没问题,而且里面汤汁放的足,第3天早上用汤汁拌饭吃既美味又能省出1顿饭来。
价格上跟每顿买差不离,还能多出来1顿。
应该会比以前更受欢迎。
大伙儿齐心协力装好了车,杨金跟杨树在村口碰头,现在1点4十分钟,比预计的时间早了2十分钟。
顺着之前林知瑜给他们指的小路上大路,还能省出十分钟的时间来。
杨金对此很满意,他就知道林家妹子是个有打算的。
杨树看着副驾驶上那1篮子牛角面包还有绿豆酥饼,心里乐开了花。
林知瑜总算松了1口气,回到家里好好睡了1觉,她又不是铁打的,这么高强度的工作,她也会觉得累。
1觉睡到了下午4点。
林知瑜才感觉身上的力气又回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