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荣玉暗自思忖,若自己也能如郝慈梅一般获得县长的青睐,那该多好。
正当袁荣玉陷入沉思时,她的目光不经意间落在了司马秀身上。
只见司马秀安静地坐在牢房里,手中捧着一本书,全神贯注地阅读着,与此前的状态判若两人。
袁荣玉心中不禁泛起一丝好奇,她轻轻走近,轻声问道:“司马秀,你近来变化着实很大,在看什么书呢?”
司马秀闻声抬起头,眼中透着平静与坦然,合上书本道:“我在看《嫌疑者的救赎》,这本书通过一起谋杀案,深入挖掘背后隐藏的故事,探讨了犯罪者的心理以及救赎的可能性,还有焦虑感与暴力行为之间的关联等诸多发人深省的主题。赵县长说过,人要学会自救,只有自己才能拯救自己。所以我想努力读书,希望能早日回归社会,重新开始。”
袁荣玉听后,心中微微一动,仿佛从司马秀的话语中领悟到了某种深刻的道理。
袁荣玉不禁反思自己的行为和心态,意识到每个人都在自己的人生道路上努力前行,而改变往往源于内心的觉醒。
回到办公室的郝慈梅,内心久久无法平静,深知这是一个难得的机遇,但又对未知的挑战充满担忧。
郝慈梅想起了袁荣玉的话,又回顾了自己一直以来的坚持,最终决定找袁荣玉好好谈一谈,听听她的看法。
当郝慈梅找到袁荣玉并倾诉自己的困惑时,袁荣玉惊讶地看着她:“姐,这可是千载难逢的好机会啊,你为何还如此犹豫?我坚信你一定能行!至少你比焦兴福所长强上百倍。”
郝慈梅苦笑着摇了摇头:“我只是担心自己无法胜任,而且我不想因追逐职位而迷失了本心。”
袁荣玉皱起眉头说:“姐,我之前想当官确实有些急功近利,但如今我明白了,只要脚踏实地做好本职工作,机会自然会找上门来。”
郝慈梅听了袁荣玉的话,心中渐渐有了方向,深吸一口气,拿出手机给赵倩发了一条语音微信:“县长,我愿意一试,竭尽全力做好工作。”
很快,赵倩回复了一条微信:“好,我相信你。等我与钟副县长商议后给你答复。目前此事需保密,切勿张扬。”
城南小学内,陈丽英如热锅上的蚂蚁,坐立不安。
近日听闻赵倩对贪婪之人担任领导职务的看法,陈丽英的心中充满了恐惧。
因为陈丽英心里清楚,自己在担任校长期间,利用职务之便谋取了不少私利,不知道自己是否已经被盯上,这种不确定性如同一团迷雾,将她紧紧笼罩,让她整日魂不守舍,工作中也频频出错。
老师们都察觉到了陈校长的异样,但摄于她往日的威严,都不敢多问。
然而,该来的终究还是来了。
这天上午,审计局和教育局纪检组的工作人员如神兵天降,出现在城南小学。
他们神情严肃,步伐坚定地走进校园,径直迈向校长办公室,要求陈丽英配合调查,提供相关的财务账目和文件资料。
陈丽英脸色苍白如纸,双手颤抖着打开文件柜。
尽管陈丽英极力保持镇定,试图强装镇定地说:“你们尽管查,我问心无愧,没做亏心事,就不怕鬼敲门!”
但那微微颤抖的声音和慌乱的眼神却出卖了自己。
纪检组组长周孝廉一脸严肃,义正辞严道:“陈校长,财务检查是例行公事,每所学校都需接受严格的财务审查,这不仅关乎严肃财经纪律,更是反腐倡廉工作的重要环节,同时也是维护学校形象和声誉的必要举措。”
陈丽英硬着头皮,咬了咬嘴唇,强装镇定地说:“好,我这就带你们去财务室。”
审计人员紧随其后,朝着财务室走去。
而纪检监察人员则悄然深入教师和非正常转学的家长中展开调查。
老师们目睹这一幕,私下里议论纷纷。
有的老师满脸惊讶,毕竟陈丽英在学校一直以来都表现得极为强势,他们从未想过她会陷入如此境地。
而有的老师则暗自觉得大快人心,他们认为倘若校长真的存在贪污腐败行为,就理应受到严惩,只有这样才能还学校一个风清气正的环境。
审计人员在财务室中认真细致地查阅着账目,每一页账目都不放过,每一笔资金流向都仔细追踪。
纪检监察人员则在校园内展开地毯式查问,不放过任何一个可疑的线索,任何一个可能知晓内情的人。
陈丽英回到校长室,关起房门,独自面对内心的恐惧。
此时的陈校长,仿佛一只惊弓之鸟,在这狭小的空间里慌乱地踱步。
纪检与审计部门的到来,如同一把高悬的利剑,随时可能落下,那股无形的压力如拉紧的弓弦发出的震慑音,在她耳边回响,让她全然没了往日的从容。
陈丽英六神无主地在房间里乱转,高跟鞋与地面碰撞的声音,显得格外急促而凌乱,每一步都仿佛踏在她摇摇欲坠的内心防线上,泄露着她内心深处的惶恐与不安。
她的眼神中充满了惊恐,仿佛看到自己身着囚服,瑟缩在冰冷潮湿的牢房角落。
狱警严厉的呵斥声在她耳边回荡,每日繁重的劳役如同一座无法逾越的大山,压得她喘不过气来。
而夜晚那死一般的寂静中,只剩下她悔恨的啜泣声。
那冰冷的镣铐仿佛已经提前锁住了陈丽英的双手,每一次想象都如同一把锐利的剑,深深地刺痛着她脆弱的心灵,往昔的贪婪与此刻的绝望形成了鲜明而又残酷的对比。
命运的齿轮在这一刻悄然转动,每个人都在自己的轨迹上前行,或挣扎,或抉择,或期待,而未来的走向,依然笼罩在未知的迷雾之中,等待着时间去慢慢揭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