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允熥不在小琉球,出了这么大的事情,徐妙锦也感觉十分为难。
从内心而言,她觉得似乎没有什么更好的解决办法。
而一旁的孙若薇似乎想到了什么,转过头来看向沈巧云问道。
“沈姐姐,我记得之前王爷说过,在柔佛一带似乎也有铁矿。”
“只不过是为了担心冶铁技术外流,所以王爷并没有让人到那边去开采铁矿。”
“现在到了如今这种局面,咱们是不是可以考虑从柔佛弄些铁矿回来?”
朱允熥当时并不想在整个东南亚地区发展冶铁技术。
原因很简单,自己说了不算。
那么发展起来是福是祸就很难说了。
而且西方的大航海时代马上就要到来了,这些人大可都是海盗出身。
如果让这些人学起了,很有可能会加速他们的科技发展。
虽然说大明地大物博,可问题就是他期望的改革并没有到来。
要是基础条件不改变,那么把这些技术外流,就相当于培养大明潜在的敌人!
孙若薇跟在他的身旁最久了解的东西也最多。
现如今遇到这个难题,她就把这档子事情给提了出来。
沈巧云当然知道此事,当下点了点头。
“这些地方当然有铁矿,可是产量并不高,要想满足咱们的需求。”
“那恐怕需要咱们这边派人过去,只有这样才能够加大开采量。”
“可是这时候做这事情是不是有些不妥呢?毕竟王爷之前都没做。”
虽然说沈巧云对外
面的事情了解的并不多,一心专门经营。
可是有一个好处,那就是从来不会做越轨之事。
毕竟管账的人若心思太多,怎么可能会让人放心?
因此她就把自己的担心给提了出来。
徐妙锦想了一下之后说道。
“此事,恐怕需要把夏大人找来商量一下,王爷都是把这些事情交给县衙去做的。”
“想必他们对于此事必然有后备方案也说不定。”
这就是有些想多了。
朱允熥一开始也没有想到自己会出去这么长时间。
更不要提铁矿之事了。
作为后来者,他当然清楚钢铁冶炼代表着什么!
如果说一些科技研究之类的确能够给人震撼的话,那么这一切的基础就是钢铁冶炼。
所以他一向把这人事情看得很重!
只不过从来没有跟别人说而已。
夏原吉将徐妙云的信看完之后眉头就皱了起来。
“研究所这边,还在着手研制更大的铁船,这些铁料就是为此做准备的。”
“如今朝廷把主意打到这批铁料之上,会不会是打着削弱咱们小琉球的目的?”
这个担心在小琉球是由来已久。
毕竟朝廷跟小琉球之间拉锯,又不是一两天了。
虽然说朱允熥答应了让朝廷派驻官员。
可是小琉球这边的派系还是明显分为两派。
那就是本土官员跟外来官员。
当然这本土官员并不是指土生土长的这些人,而是跟朱允熥和朱允炆一条心的人。
朱允熥在小琉球,外来官员肯定会
得到压制。
但是朝廷那边肯定会想别的办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