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眼看一看三弟是怎么做事的!”
说到这里,他停下话来看了一下夏原吉。
“如今小琉球的局面并不怎么好,这件事情虽然说是好事。”
“但是朝廷那边恐怕也在等着机会发力。”
“三弟估计也是有所预料,要不然不会如此的孤注一掷!”
“这件事情我知道了,你先去忙吧!”
夏原吉躬身失礼,拜别离开。
只是次日刘璟匆匆而来。
见面之后便开口问道。
“殿下可知道,瀛王在辽东之事?”
“当然知道了,昨天夏大人亲自过来一趟,说明此事。”
刘璟听到这里眉头就是轻轻一皱。
“朝廷恐怕是项庄舞剑,意在沛公!”
朱允炆笑了起来,轻轻摇了摇头。
“如今我的身份对于大明朝廷来说可有可无,在小琉球也好,在金陵也罢。”
“都不过是过一样的日子罢了,如果局是真的一发而不可收拾。”
“那我便返回金陵就好,这段时间小琉球肯定异常忙碌。”
“你也不用考虑这么多,尽可能的帮助夏大人把此事做好吧!”
刘璟一听这话脸色就是一变急声说道。
“殿下要是不去金陵,王爷的安全必定无虞。”
“要是殿下到了
金陵的话,恐怕有些事情就由不得殿下做主了。”
而朱允炆已经拿定了主意,摆了摆手说道。
“这事情眼前说还有些早了,真的到了那种地步,看情况再说也不迟。”
说到这里,他的双眼微微眯了起来,轻声道。
“皇叔要是目光短浅之辈,那么该发生的事情迟早都会发生。”
“眼下如何做是在朝廷而不在我!”
这话里面的意思说的很明显了。
白莲教的确是一个麻烦,现在朱棣隐而不发,打的什么主意谁也不知道。
若是将来朱棣真的打算利用这件事情来做文章。
那朱允炆返回金陵,换朱允熥回小琉球。
当然这事情肯定要提前说好。
要是朱棣真的食言而肥,那这局势就不太好说了。
朱允炆对于自己这个弟弟非常的了解。
如果你跟他讲规矩,他就跟你讲。
如果你要是不守规矩,那么朱允熥会做什么事情就谁也不知道了。
甚至朱允炆心中隐隐约约还有一种期待。
刘璟似乎是想到了什么,眼中露出一片惊讶之色,沉默半响,这才说道。
“我知道了。”
朱允炆这时候则是展颜一笑,站起身来,一边走一边说道。
“天下之事谁也没有把握,能够预料明天会如何!”
“考虑那么长远做什么?倒不如先把握住眼前!”
“要是海拉尔河的事情真的能够处理好,对于我大明江山而言可是一件天大的好事。”
“皇爷爷的在天之灵得知此事以后也
会欣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