紧接着便是朝廷的钦差大臣金忠手捧圣旨前来。
他这次来可并不是宣读圣旨那么简单,而是带着使命。
而是准备在海拉尔河周围这一大片区域设立斡难河卫!
朱允熥当然知道这个金忠。
此人经历相当的传奇,原来就是一个普通人罢了,在他父亲那时候还是在元朝为官。
后来遭逢乱世,家道中落,生活十分艰辛。
对于一个普通人来说,遇到这种开局基本上也就代表着此生无望了。
可是金忠虽然说在这种困境之中,也是心怀大志。
没有名师指导,自己就博览群书,自学成才!
然后天下平定,前往北方探望自己当兵的二哥,也是想要寻条出路。
在这种关系之下,便进入燕王府之中,担任一名普通士兵。
但是有本事的人始终是掩盖不住的。
朱棣很快发现了其才华,火速提拔,成为王府长吏。
金忠不但治政有一套,对于兵法颇有心得,靖难之役出了不少好主意!
更是协助朱高炽稳定后方,立下了赫赫功劳。
虽然说现如今在朝廷之中,还没有成为一方大佬。
但是如果要论关系,绝对是朱棣的嫡系!
现如今朱棣把这个人给派过来,很明显就是要接管海拉尔河了。
将圣旨宣读之后。
朱允熥伸手接了过来,然后笑眯眯的说道。
“既然金大人来了,那我也可以松口气了。”
金忠听到这话以后连忙拱手说道。
“王爷客气的了,要不是因为王爷
的谋划,怎么会有如今大好的局面?”
“临来之时,陛下也有吩咐,让我一切都听王爷的。”
这当然是客气话了。
朱允熥自然不会往心里去,当下就笑着问道。
“既然皇叔把你给派来了,那金大人肯定对于如何治理海拉尔河很有想法了!”
金忠再次拱手。
而朱允熥则是摆了摆手,自己顺带坐下,指了指旁边的凳子。
“我这个人随意惯了,你也不用这么客气,坐下说吧。”
金忠板板正正的坐下之后,这才开口说道。
“王爷交给陛下的折子,下管有幸拜读,深感佩服。”
“只是想让当地人日子过得更好,恐怕不是一朝一夕之功。”
“不过前段时间王爷教授这些草原人种植之法,如今大获成功。”
“临来的路上我也专门看过,能够看到人心安定,一幅太平景象。”
读书人都有这个毛病,欲扬先抑。
朱允熥捋着自己的胡须,笑眯眯的问道。
“不用说这些有的没的,你就直接说不过吧。”
金忠有些尴尬的一笑。
“只是这些草原人都已经习惯了放牧,让他们放下马鞭去拿锄头,短时间之内未必能成。”
“若是想要移风易俗,没有三代之功,不可成也!”
朱允熥对此还是表示赞同的,金忠很明显是那种脑子很清醒的人。
知道在这片地方上,想要让大明彻底扎下脚跟,最重要的就是让当地的风俗跟中原融合。
老祖宗们都是这么干的,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