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棣听到这话,脸上露出一抹赞许之色,轻轻点了点头。
“就是这个意思,你明白就好,正好我心情有些烦闷,随我出去走一走。”
两人出了皇宫之后,来到了姚广孝的住处。
老和尚正坐在树下,一张小几,一把茶壶,一本书。
朱棣远远看到不无羡慕的说道。
“还是你这个老和尚会过日子,这么好的天气,坐在这里看书倒是别有一番趣味。”
姚广孝一听,放下书来,起身行礼笑着说道。
“闲来无事罢了,怎么今日陛下有闲?”
“难道没事就不能来你这里坐坐了?还是觉得朕喝你的好茶喝的太多了?”
“贫僧不敢,贫僧喝茶,好坏皆可。”
这个时候朱高炽在后面拱了拱手,姚广孝微微点头致意。
分宾主落座之后,朱棣把草原上的事情说了一遍,然后问到。
“这三条听起来很是简单,朕觉得如果要是真能做得到,也许会有所得。”
“但问题是这事情那小子一个人恐怕做不来。”
“可是这时候又不好派别人过去,所以这事情有些麻烦啊。”
朱高炽听到这里不由得微微一愣。
他原本以为自己这个父皇是想不明白过来询问的。
没想到朱棣已经是智珠在握了。
姚广孝听到这里微微眯了一下眼睛,开口说道。
“宋忠如今已经到了草原之上,由他在旁扶持,此事应该无碍。”
“当年瀛王到澎湖的时候,身边也是没有几个人,到了最后依
然把事情给做成了。”
“而且瀛王立的这三个规矩,一点都不简单。”
“其中只有一个意思,那就是仓廪足而知礼节!”
朱棣听完之后轻轻点了点头,不过还是有疑问的道。
“可是这些草原人跟咱们中原百姓可不同,他们未必能够耐得住性子,埋头耕田。”
“陛下说的是那些贵族,而不是牧民,为了活下去,他们什么事情都愿意做。”
“说的不错,可是这小子做事情向来都是优柔寡断,也不知道他能不能看明白这一点。”
“陛下难道忘了瀛王征倭寇之事?”
朱棣愣了一下,随后就反应过来,下意识的看了一眼坐在旁边的朱高炽。
这俗话说得好人比人得死,货比货得扔。
跟朱允熥一比自己这个太子差的可不是一星半点。
做事情谋定而后动,有想法,有能力,而且杀伐果断!
更重要的就是当着自己这个皇帝的面,那是一点都不怵。
虽然说这朱棣因为这老是发脾气。
可是他心里面也希望自己有个这样的儿子。
说白了哪个当爹的不希望儿子比自己强?
可惜在他这里事情是反着来的。
叹气归叹气,不过这事情他也无力改变,只能开口说道。
“看起来老和尚你对这小子是很有信心啊。”
“不是贫僧有信心,而是瀛王要不这么做,在海拉尔河根本就站不住脚。”
“说的也是,估计这小子这会还在考虑着如何跟朕讨价还价!”
姚广孝听
到这里就笑了起来。
朱棣略微思索片刻,然后缓缓说道。
“罢了,纪纲该回京城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