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时在太原城中,徐辉祖这边已经收到了草原大变的消息。
人马早就已经准备好了。
只是他没有想到,朱允熥动作竟然这么快!
有关此事他已经上报给朱棣,只是还没有等来回复。
可是如今箭在弦上,不得不发。
于是他便派人将郑和给请来。
见面之后徐辉祖没什么废话,直奔主题。
“郑公公如今的情况你也知道了,王爷这边一切进展顺利。”
“咱们这边再不出兵就来不及了,可是陛下那边还没有消息。”
“因此我想找郑公公商量一个应对。”
郑和心里面当然清楚,徐辉祖这话里面的意思就是他想出兵。
只不过这种事情他一个人不能做决定。
所以就需要自己这个皇帝的心腹来一起拿个主意。
郑和也是打过仗的人,他当然清楚现在这个局面机会难得,如果错过那就太可惜了。
而且他心里面更清楚。
朱棣能够把徐辉祖派到太原来也是寄予厚望!
说白了,派别人来恐怕是坏事。
徐辉祖跟朱允熥过往甚密,彼此之间知根知底,合作起来也就更加顺当。
想到这里郑和当下便说道。
“既然王爷那边已经得手,那么魏国公即可出兵,我这边会将情况仔细说明报与陛下知道。”
“希望魏国公此次出关之后能够竟全功,只不过这一次无诏令而私自出兵。”
“到将来魏国公肯定会遭到诘难,所以有关此事的结局魏国公要早做准备。”
徐辉祖听
到这里,当下便坦然一笑。
他当然听得出来郑和这隐晦的提醒。
朱允熥这一次出关是秘密而行,大明朝廷这边大部分的人根本就不知道。
徐辉祖这一次带兵有不能跟下面的人明说。
就算是朱棣的命令,此刻已经到了。
那么到了最后,也不可能按照正常的军功去计算,因为兵部根本就不知道这回事儿!
与其到了最后去扯皮,还不如干脆一开始做的坦坦荡荡。
于是他便直接说道。
“无妨,这次就说是有部落作乱,所以我带兵前去征讨!”
“至于将来,也不用向朝廷上捷报,只是将士们的生死,还希望朝廷能够考虑一二。”
郑和有些为难,不过还是说道。
“魏国公请放心,这件事情我会尽力周旋。”
“那就有劳公公了!”
兵部这边不能呈报军功,赏赐自然也就不能从明面上来。
到时候将士但凡有死伤,恐怕只能通过别的方法去赏赐了。
徐辉祖心里跟明镜似的,但是他心里面更清楚这次机会难得,如果不做很可能会后悔终生。
于是他给出来了一个解决办法。
“既然我坐镇太原私自出兵,就应该甘受其罚,我会拿出五十万两银子交于朝廷。”
郑和就是一愣,虽然说现在东厂还没有正式的成立。
但是他手下的人对于京城局势的掌控,尤其是各位朝廷要员那是了如指掌。
徐辉祖手里面恐怕最多也就是六七十瓦两银子。
而且这还是从他
爹徐达那里继承过来大半,剩下的那些是这么多年下来的盈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