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是无能之辈在外胡作非为,太祖肯定会下重手进行惩处。”
“当年秦王之事,陛下难道忘了吗?”
朱棣听到这话,叹了一口气。
这秦王就是他的二哥,就藩长安之后就开始胡作非为。
惹得老朱直接把他叫回京城,拿着鞭子抽了一顿,甚至准备将他留在金陵囚禁至死。
如果不是太子朱标出面劝阻,这事情说不准就成了。
可是朱标死了以后,就再也没有人能够劝动朱元璋了。
以至于几个藩王,做了违法乱纪之事,都是胆战心惊。
就像是谭王朱梓,牵扯到胡惟庸以案,不等锦衣卫上门捉拿就自焚而死。
老朱对自己儿子的确是会网开一面。
但是这也是有限度的。
下面这些藩王对这个老子那是怕的很。
要不然的话谭王怎么可能会做出这种事来?
沉默良久之后,朱棣这才开口说道。
“他有本事这不假,但也不能胡作非为,现如今小琉球私自出兵。”
“若是不加以惩处,将来如何能够服众,朕这个皇帝还当来干什么?”
而这时候姚广笑则是眼睛微微一眯,嘴角朝上挑了挑,压制不住的笑意浮现出来。
“瀛王立了如此大功赏无可赏,陛下还可以借此从小琉球拿些好处回来。”
朱棣一听愣了一下,随后哈哈大笑,指着姚广孝说道。
“这小子任他智计百出,可是在你老和尚的面前也不过就是班门弄斧罢了
。”
其实朱棣心里面很清楚,朱允熥到了如今这种地步,赏无可赏风无可奉。
可是做下了这么大的事情,他这个皇帝不能不表示。
现在小琉球做出这种事情来,那相当于主动递刀。
既然如此,朱棣自然不会客气。
他都有些迫不及待想要看一看,朱允熥得知此事以后,脸上那气急败坏的表情了。
这么一笑,心中郁结的愤怒也随之消散。
身在山西的锦衣卫指挥使纪纲,手中拿着朱棣赐下来的宝剑,脸上露出若有所思的表情。
这把剑那是有名头的号曰藏锋。
皇帝不可能无缘无故赏自己一把剑,其中肯定有说道。
于是纪纲口中念念有词。
“藏锋?陛下赐给我这把剑到底是有何用意?”
一边想一边慢慢的把剑给抽了出来。
寒光凛冽,剑气逼人。
纪纲的眼神微微一凝,似乎想到了什么?
“看起来陛下对我这段时间所作所为有所不满。”
“那就说明陛下觉得我有些操之过急,是现如今失去了瀛王的踪迹。”
“这又要如何向陛下交代呢?”
他心里面很清楚,事情做成了他有功劳还有赏赐。
做不成自己就要背这个黑锅。
原本在他看来很简单的一件事情,现在变得越来越复杂。
纪纲身为锦衣卫,指挥使心里面非常清楚。
以小琉球的谍报网络肯定不可能做到这种程度。
这背后一定还有别人!
但问题是这个人是谁,或者说这群人是谁?
这时候他
脸色一变,低声说道。
“难道是汉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