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觉得他们有情可原,这叫什么?
这叫姑息养奸!
所以姚广孝觉得这件事情根本就没有商谈的必要。
当然他能够理解朱允熥的想法。
可并不代表着他能接受,因为彼此立场不同。
朱允熥看了他一眼,略微考虑了一下,明白了姚广孝的意思。
“感情在你们的眼中,只要反抗朝廷,就不能被允许。”
“那既然如此啊,朝廷无道下面的百姓也就不能反抗了。”
姚广孝叹了一口气。
“王爷,你是大明的王爷啊,怎么能够为反贼说话呢?”
看到朱允熥想要开口解释,姚广孝轻轻摆了摆手。
“王爷的意思我明白,是不想让这些平民百姓跟着白莲教一起送葬!”
“但问题是这种事情绝不能姑息,否则的话后患无穷!”
“甚至有可能会愈演愈烈,难不成王爷想要看到大名天下因此而动荡吗?”
而朱允熥则是理所当然的说道。
“他们的想法出了问题,可以想办法加以纠正,让他们知道这个错是错的。”
“最起码也要只诛首恶随从不问!总不能大规模的搞株连。”
“要知道很多人都是盲从之辈,他们根本不知道自己在做什么。”
“就这么平白无故的丢了姓名,是不是太冤枉了?”
看他这么说,姚广孝反问道。
“王爷有什么好主意吗?”
“
当然有了,惩前毖后,治病救人!”
姚广孝张了张嘴,他感觉自己跟这个王爷没办法说了。
大家关注的点儿都不在一个方面。
于是他无奈的开口提醒道。
“这件事情没有陛下的允许,恐怕王爷想做也做不成。”
这才是迈不过去的坎儿。
历朝历代没有见过哪个朝廷,对于这些具有造反性质的教派姑息过的。
别的不说,就说中原本土产出的道教。
东汉末年都已经闹出偌大的声势,自此以后朝廷就开始着力对道教进行削弱。
并且开始实行度牒制,严格管控宗教。
也就是说,无论是哪宗哪派,想要得到朝廷的认可,就必须让其子弟拥有度牒。
这也就是朝廷颁发的出家人身份证。
通过这种方式来严格管控教派的人数。
自此以后宗教在中原这片土地上,实力就遭到了大大的削弱。
朱允熥自然也明白这个道理,于是他呲牙一笑。
“也就是因为这样,我才来找老和尚你啊,这个忙无论如何你都要帮。”
姚广孝轻轻摇了摇头苦笑一声。
“王爷要看清楚这件事情上陛下是绝对不可能做出让步的。”
“所以贫僧劝王也要向陛下如实禀告此事,请陛下圣裁。”
“万万不要一意孤行,行差踏错如此一来岂不是授人以口实?”
朱允熥挑了挑眉毛,有些不满的说道。
“难道说把这些人全杀了,白莲教自此以后就能够在大明的国土之上消失吗?”
“这只
是自欺欺人的做法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