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间安有两全法?既然接下来你就要前往京城去了。”
“在此事上还是要有一个了断才好。”
这才是他想说的重点。
朱允熥心中若有所悟,迷起眼睛来考虑了一下。
“二哥的意思我明白了,不过就将织布机白白放弃,似乎有些太可惜了。”
他也意识到。
古代那些老祖宗们讲这些道理,恐怕都已经掰开揉碎,说的很清楚了。
他们已经从这些商人的行为中,察觉到了非常多的不妥之处。
也就是说自古以来,历朝历代遵循的就是一个原则。
像是商人可以有也可以让他们做大!
但是这有一个前提。
那就是必须绝对处于强权的压制之下,不能抬头。
因为这会危及整个帝国的统治!
可他做的只是个织布,现在又没有流传出去。
朱允熥心里面还是有些不甘心。
只要朝廷善加利用,其实这点事情完全可以做到可控。
更重要的就是朝廷可以增加不少的税收!
当然这是他原本的观点。
经过今天的讨论,他也逐渐意识到一个问题。
那就是整个王朝为了统治基石的稳固,很有可能会矫枉过正!
或者说他理解错了很多现实的道理。
对于一个帝国而言,最重要的并不是国
库是否充盈。
而是整个帝国的延续是否足够长久!
夏原吉这个时候开口说道。
“韩非子之中也曾有言,古今异俗,新故异备。”
“如今大明面对的情况也是前所未有。”
“至少当时没有玉米红薯土豆之类的东西,遭遇灾难百姓们难以果腹!”
“而如今情况已经不一样了,王爷所说的未必不可行。”
朱允炆听到这话转头过来看向他问道。
“夏大人有何高见?”
夏原吉连忙拱手说道。
“高见不敢当,倒是有一些浅薄的愚见!”
“那就是可以将这些东西专门用于外销,赚取利益。”
“不允许这些商人在大明之内销售这些棉布,从赚取到的银子之中拨取一部分钱出来。”
“用于购买这些百姓辛勤劳作所得,如此情况便可以得到控制!”
这个法子简单有效。
不过朱允熥则是提出来了自己的看法。
“这时间一长,人人都是习惯了自己的生活方式。”
“从此以后,大名之内恐怕就难以推陈出新了!”
但是朱允炆则不这么看,轻轻摇头。
“那可未必!织布机既然有了,迟早都会流落于民间。”
“只要朝廷有足够的财力,那么很多问题都可以用其他的方式去解决。”
“大问题就是天下之财有限,这棉布也不可能无限制的卖下去。”
“到时候棉布堆积如山,卖无可卖又该当如何?”
这个问题正中要害。
经济危机怎么来的?不是从这里来的吗
?
朱允熥挠了挠头。
“难不成就没办法解决了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