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允熥看他双眼之中充满人才不自作伪。
心中也是一动,轻轻点了点头。
“也许我体会不到你所说的那种情怀,不过既然你认可我的做法,这就是好事一件。”
“那咱们以后就再接再厉,争取达成你我心中所愿。”
说到这里他想到了什么就提议道。
“如果这些商人们做了好事,那我们也要给予一定的好处。”
“这样一来才能够起到激励的作用,这些好处必须是实际存在的。”
“不能只是口头上说一说,要不然时间一长恐怕这些人就没有动力了!”
夏原吉听到这话,当下就感叹着说道。
“王爷这话,倒是跟圣人之言有异曲同工之妙。”
“这话怎么说的?”
于是夏原吉便说道。
“当年鲁国有人在他国为奴,子贡见到之后便花钱将人赎了。”
“但是子贡家资殷实并没有去领取赏钱。”
“夫子听说之后曰,取其金则无损于行,不取其金则不复赎人矣。”
没想到孔夫子还说过这样的话。
朱允熥不由得对于古人愈发佩服起来。
谁说古人都是愚昧无知的?
至少在自己这个穿越者面前,他们所展现出来的思虑更深一层,更加长远。
虽然说每个人站的立场不同,出发点不一样。
但是人家在这方面可是更加专业!
连春秋之时的孔老夫子都知道这个道理!
这传承了几千年,这些道理早被这些读书人给理解透彻了。
之所以到了近代,会出现种种
怪异现象。
无非就是因为一个帝国在即将崩塌之际,必然会出现很多不合常理的情况!
这像是一个年近迟暮的老人。
明知道自己生命即将走到尽头,还拼命的把持着权力,想要维持旧日的风光。
无论精力还是体力都不如以前了。
就算是想要做些什么,已经是力不从心了。
朱允熥想到这里心中有一抹感慨。
不知道自己做了这么多事情,将来大明到了最后会变成什么样子?
有了这个想法,接下来几天他一直在考虑这件事情。
等到夏原吉拿着奏折来找他的时候。
朱允熥心中也有了一些想法,将奏折看完之后,他便说道。
“既然咱们的初衷就是为了教导百姓,那么你这里提出授予他们官职就有些不合适。”
“毕竟这些官职是属于在职官员,多多少少都有一些权利。”
“我觉得应该想办法给出来一些有监督权却不无实权的职位。”
“比如说可以让他们负责监督审理,有关风化的案件。”
说到这里他略微停了一下,认真想了想。
“也可以由官府出资,他们出一部分钱合资建立学院。”
“如果是这些学院里面有一些技术出现他们可以优先获得。”
“这些东西,认真的想一想,咱们不着急,最重要的就是稳妥才好!”
朱允熥这是担心,一旦这些商人们掌握了职位之后,很快便会拧成一股绳。
再加上有权利光环的加持。
很多事情就会变得
一发不可收拾。
当然他更明白,不管在什么时候,这种情况都很难避免。
至少以他接触到的知识而言,还没有给出合理的解决办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