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起来这名书生的确说过,有朝一日他走马上任,不一定会让小琉球的百姓好看!”
“像这种人简直是愚蠢至极,被驱逐也是情理之中。”
“只不过现在群情激愤,朝廷的态度只是做个样子罢了!”
这明显就是在和稀泥。
但是在场的人心里面都清楚。
朱允熥虽然说做事情不靠谱,但是很多事情都是有大功劳的。
别的不说,光是今年的粮价都已经跌到大明立国之后的最低点。
朝廷还不得不花一大部分钱来平抑粮价。
这可是盛世才有的景象!
原因自然是因为朱允熥献给朝廷的高产作物。
从这一点说,这可是对于设计有大功劳的。
别说驱逐了一个书生,哪怕就是把这个书生给杀了,也没什么大不了!
只不过是因为读书人处于立场的原因,他们必须要反对。
这跟对错无关。
所以最好的办法就是朝廷表个态,这件事情糊弄一下过去就算了。
朱棣自然明白他们心里面在想什么。
皱着眉头想了半天,哼了一声说道。
“难不成你们这些才高八斗的人物,想了半天就出这么一个主意?”
“有没有靠谱一点的想法?”
朱棣自然知道,这么做是
目前最好的办法。
但问题就是他是皇帝,若是自己的政令执行的如此潦草。
那么朝廷的威望何在?
自己这个皇帝的脸往哪放?
你们光想着把问题给解决了,就没有考虑过自己这个皇帝的立场吗?
在场的可都是人精。
听到这话以后,他们就马上明白过来,这个计策行不通。
还是解缙有急智,只见他呵呵一笑,躬身说道。
“其实这个事情还有另外一个方法能够解决。”
朱棣听到这话看了他一眼。
“有话直说,不要绕弯子!”
解缙告了一个罪,然后说道。
“陛下容禀,其实这时候朝廷可以把这件事情按下来,先发文书到小琉球。”
“要求瀛王将此事说明,到时候朝廷得到了回执!”
“然后再派出官员去调查此事,到时候将这名书生严肃处置!”
“就以其品行不端,颠倒黑白为名,如此以来这件事情就可以完美解决。”
朱棣则是皱了一下眉头,哼了一声。
“那小子搞出来这么大的麻烦,难不成就这么算了?”
解缙则是微微一笑,躬身说道。
“陛下圣明自然不能这么算了,这一次参与可举那么多学者,肯定是学有所成。”
“既然是科学,那朝廷自然也能够将这些学子招入朝中做官。”
“怎么可能任由这些学子在小琉球里面自成一体呢?”
朱棣听到这话,顿时眼前一亮,哈哈大笑。
这不就是釜底抽薪吗?
你朱允熥培养好了人,那么
朕直接以朝廷的名义征召,你能奈我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