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了?
要知道刚开始的时候,他们两个人配合的相当不错。
可以说自己这边有什么想法,他就能够马上领会。
怎么现在没有这种感觉了?
是什么改变了?
看到他有些发愣,夏原吉意识到自己似乎说错话了。
“王爷是不是想到了别的什么?”
“没什么,我只是想着现在小琉球发展的越来越好,需要操心的事情也不多了。”
“那是王爷英明,要不然怎么会有今日的小琉球?”
“那你觉得这些学者将来安排到哪里最为合适?”
夏原吉想了一下之后便给出来了自己的答案。
“成绩优异者,自然优先进入研究院,次一等的则是进入相关部门。”
“他们对于这些有一定的了解,做管理工作也能够做到有的放矢!”
朱允熥不置可否,眯着眼睛想了一阵。
“可是这些人都是你们拟定的名单,不知有多少人会被排除在外!”
听到这话,夏原吉心中就知道问题,出在哪了于是苦笑一声。
“王爷爱民之心,小琉球无人不知,只不过职位只有那么多。”
“那么自然要选择一些对王爷忠诚之人,因此有些人不得不排除在外。”
“要是王也觉得这有些可惜会白白放过人才的话。”
“那么可以加试一场,这样一来就可以让那些人之中有本事的脱颖而出。”
这还是治标不治本的办法。
朱允熥自己心里面也有了对策,当下便说道。
“这些学子们直接进入
研究院,实在是有些太早了,不如让他们到地方上历练一下。”
“毕竟咱们说的格物之学都是要学以致用的,光知道死读书是不行的。”
“以后就照此法,毕竟他们将来都是要接管你们来管理小琉球的。”
“如果不知道百姓心中所想所思,那就脱离了实际的情况,就违背了我的初衷了。”
夏原吉一听并没有反对,反而赞许说道。
“王爷这个办法好,我们选拔官员一向都是如此,这可以形成固定的规矩。”
“就不用担心这些官员们不知民间疾苦而做出匪夷所思之事了!”
他也是通读史书之人,自然知道有些官员做起事情来糊涂至极。
但是在读书方面的确有其天赋!
历朝历代都不缺这种人,尤其是那种大家子弟,那简直就是想一出是一出。
所以他赞同这个方案。
朱允熥想要的可并不仅仅是这些。
这时候他又问道。
“现在小琉球每年财政盈余有多少?”
夏原吉略微思索一下便说道。
“因为现在要造铁船,所以财政剩余并不多,一年也就是5万两上下。”
“这是商局那边的收入也算入其中了?”
“所有的收益全部算入其中!”
“那就每年拨出2万两来了,在小琉球仿照研究院修建两座学院!”
“王爷为什么要修建两座呢?小琉球可没有这么多的学子。”
朱允熥听到这话淡然一笑。
“既然咱们想要开民智,那就要把这句话做到实
处!”
“一所专门用于科举出来的学子,而另外一所则是针对平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