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棣这三个儿子,自小性格不同,在靖难之役的时候,已经闹得水火不容!
当初朱棣前往草原朝那朵颜三卫的时候。
命朱高炽,镇守北平。
当时朝廷派人去,招降朱高炽,朱高煦就曾经在朱棣的面前进谗言。
虽然没有把话挑明,但是意思很明显,就是说自己大哥会投降朝廷!
当初朱棣是已经动了杀心。
原因很简单,朱高炽在京城的时候跟朱允炆的关系还算不错。
因为两个人性格类似,并且观点相同。
因此凑在一起就有共同的话题。
就在朱棣犹豫之间,朱高炽的亲笔信送到。
表明自己会与北平城共存亡,绝对不会接受朝廷的着想。
当时朱棣看到信之后就感叹着说道:“嗟乎,几杀吾子!”
所以他们兄弟之间现在争太子之位,私底下会动用什么手段,朱棣心中一清二楚。
虽然说当着徐妙云的面,他这么说,但是心里面也很清楚。
的确是到了该立太子的时候了。
这要是再不利,谁知道他们兄弟之间会闹到哪种地步?
这一次的事情从表面上来看,是都察院弹劾朱允熥。
似乎是八竿子打不着。
但是这种手段怎么可能瞒得过朱棣?
要知道现在朱瞻基就在小琉球学习!
万一这时候朝廷真的反应过度!
朱允熥一旦感觉不妙,对朝廷恶感顿生,很有可能会将姚广孝和朱瞻基扣为人质!
甚至有可能直接造反!
虽然说这样的事情发生的几率并
不大,但是朱棣是绝对不会冒险的。
所以他在朝堂之上,才会说出那样一番话,表明自己的态度。
那就是他相信朱允熥会对安南之事做出妥善的处理。
这是妥妥的项庄舞剑意在沛公!
想到了这里,朱棣长叹了一口气说道。
“这心思要是用在治理国家,至少该有多好啊!”
徐妙云这时候整理衣袍行礼说道。
“都是我教子无方,让陛下劳心了!”
朱棣起身将她扶起,摇了摇头说道。
“这自古以来,因为太子之位起争执的事情从来都不少。”
“这不是你的错,你也不用把责任往身上揽。”
“朕最担心的就是他们兄弟之间将来难以共存啊!”
说到这里,他略微皱了一下眉头,开口问道。
“你觉得咱们这几个孩子里面谁最适合当太子?”
而徐妙云则是正色说道。
“我居于深宫之中,对于朝廷大事不应该指手画脚,陛下应该与朝中大臣商量此事。”
朱棣听完之后,轻轻的点了点头。
此时在安南,朱允熥依然是一副悠哉悠哉的样子。
彭海这时候匆匆而来,将一份密信递到了他的手中。
“王爷京城那边对于王爷最近一段时间按兵不动,十分不满。”
“咱们接下来是不是要出兵了?”
朱允熥接过信来打开一看,脸上露出一抹嘲弄之色。
“真是没有想到朝廷这些官员对于我这个王爷倒是挺上心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