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瀛王到了安南之后,养寇自重,寸步不前!
这话说的,就有些不讲理了。
连带上吕毅的军队,总共过去的人才不过一万出头而已。
就这么点人手,他养寇自重能够干什么?
朱棣轻轻皱了一下眉头。
这个陈瑛平时猜测自己的心意,办事做事情还算体贴。
怎么这一次是猪油蒙了心?还是说会错了意?
居然在这个时候跳出来弹劾?
他脸上没有什么表情,看向其他众人开口说道。
“对于督察院的弹劾,各位有什么看法?”
兵部尚书杨世奇这时候拱手说道。
“陛下,前往安南的军队人数过少,若是孤军深入,很有可能会陷入孤立无援的地步。”
“虽然说瀛王这边船尖炮利,可是安南多山,纵使有大船也是无济于事!”
“因此目前这种情况应该是瀛王在谋划什么!”
“再等上一段时间必然有分晓!”
这番话说的合情合理,不少人纷纷点头。
而陈瑛这时候开口说道。
“既然如此,瀛王就应该尚书朝廷说明此事,而不是擅自做专!”
此言一出,不少人脸上的表情就变得异常精彩!
整个大名谁不知道?
所有的藩王之中,朱允熥绝对是一个特立独行的存在。
自从朱元璋去世之后,他想做的事情谁也拦不住。
他不想做的事情,谁也逼迫不了!
你跟这位王爷谈规矩,莫不是想
不开了吧?
这时候徐辉祖上前一步,刚想开口说话。
朱棣摆了摆手,把他的话挡住说道。
“行了,你们的意思真明白了,说来说去就是觉得瀛王应该乘胜追击。”
“这有句老话说的好叫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
“既然瀛王军命在身做好了,朕这边有赏赐。”
“做不好,朕这边有刀子!”
这番话里面透露出一股杀伐之气。
徐辉祖微微一愣,主要是后忽然见到旁边的梅殷对他轻轻摇了摇头。
等到散朝之后,徐辉祖就不解的对梅殷问道。
“你刚才示意我不要开口说话是什么道理?”
“陛下已经说了,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这意思已经很明显了。”
徐辉祖微微一愣,想到了什么。
“你的意思是说,这一次上书弹劾是陈瑛自作主张?”
“十有八九就是如此。”
“那他的胆子是不是也太大了?”
梅殷听到这话压低声音说道。
“储位之争!”
徐辉祖一听就彻底明白了。
朱棣现在最有希望当太子的就是,朱高炽和朱高煦。
长子温文尔雅,而且为人宽,跟文官集团的关系甚好,并且姚广孝还是他的老师。
更重要的就是还有一个好儿子!
而反观朱高煦这边,战功赫赫,靖难之役立下很大的功劳,还救过朱棣的性命。
朱棣还曾经说过,将来要立他为太子的话!
如此说来陈瑛恐怕是摊上了谁的关系。
于是他皱着眉头说道。
“既然如此,那汉王想
要干什么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