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日一早,姚广孝带着朱瞻基前去拜访朱允炆。
谈的什么朱允熥并没有派人去打听。
他在王府中正在忙碌自己的事情。
这一次朱棣派朱瞻基前来学习,反而让他意识到一个问题。
那就是这么长时间以来。
他顾及读书人的想法,所以只是在教书育人方面作出了稍微的改动。
现在既然朱瞻基要来学习了。
朱允熥自然希望,来自于现代的各门学科,能够在大明扎下根来。
既然这样,他就需要分门别类编写教材。
好在自己手中有各类的百科全书。
只需要节选出来一些不太超越时代的东西出来就行了。
当然还要用这个时代能够了解的语言进行描述。
问题是这种事情做起,一个人实在是忙不过来。
徐妙锦那边刚刚产子,身体虚弱,也帮不上太大的忙。
沈巧云整日忙着生意,根本就没有空闲的时间。
那就只能让孙若薇从旁协助了。
所以他将需要用的东西,浏览一遍之后记在心里。
随后便通过口述的方式让孙若微帮忙代笔。
一直忙到姚广孝亲自登门。
见面之后朱允熥把一本书放在桌子上推了过去。
“之前的那些东西,只是为了教育普通学子用的。”
“为了世子,我这边也是下了大功夫,又重新编订了一本。”
“这可是赶出来的,还请老和尚你给提点意见。”
姚广孝一听眼睛就是瞪大了几分?
要知道则自古以来著书立说那是非圣贤所不能
为。
你要是说写一些小说风土人物志,那基本是读书人都能够写。
可是要是专门写出来一本供学子读书之用的东西,那可不是一般人能写的。
要言之有物,要不然就会贻笑大方。
于是姚广孝真而众之地将书拿了起来,见到上面写了两个大字,格物。
原本是想要大致浏览一下内容。
只是没有想到打开一看,顿时整个人就沉浸其中。
朱允熥看他如此入神,脸上不由得露出自得的一笑。
只是大爆炸之后的产物,足够你老和尚看一会儿了。
于是他悄无声息的起身缓步出了房间。
孙若薇作为参与者自然也想知道,朱棣的这位谋士对此书有何评价?
所以她离得并不远,见到朱允熥出来便上前问道。
“王爷,道衍大师对此书有何评价?”
“拿到书就看的忘我了,那就说明咱们编的书还不错,够他老和尚看一会儿了。”
“如此就好。”
说到这里,孙若薇轻轻皱了一下眉头,开口问道。
“王爷有没有想过将此书推而广之?”
朱允熥一听就点头说道。
“那是当然,你以为我编的这本书就是为了给朱瞻基看的?”
说到这里,他的脸上露出来一抹慎重之色。
“之前的时候我把这书编出来,最主要的原因就是担心那些读书人对此不够了解。”
“不过经过这么长时间的沉淀,小琉球这边已经有了根基。”
“他们对于科学知识也有一定的了解,再次推
广的话阻力就会变得很小。”
这时候他的脸上露出嘲讽之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