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广孝听完之后,轻轻皱了一下眉头。
“王爷有没有想过,这件事情看起来似乎很简单。”
“但是这后面确实有着重重隐患?”
朱允熥有些不解的问道。
“此话怎讲?”
这个时候姚广孝转动着自己手中的佛珠,略一思索。
“科举的制度自隋朝建立以来,到现在历经数代已经日趋成熟。”
“王爷这么想,无非是想要选出有用之人。”
“但是王爷却是忽略了人情世故!”
似乎是有所触动,姚广孝的眼神看向了远方,语气有些低沉的说道。
“就滚滚红尘这种多数之人都是目光短浅之辈。”
“他们无法分辨何事可为何,事不可为,想要从中选出有能者。”
“这是挺简单,难的却是如何培养出来一批,如同王爷这般想法的人。”
“就算是一时成功,时间一长又会故态复萌,不过就是白忙一场罢了。”
朱允熥听到这里皱起眉头来响了一阵。
他自然能够明白。
姚广孝所说的人情世故,指的就是人世间那看不见的一只手。
或者说是一种力量。
这种力量集合了所有人不可与人言的心思。
为自身谋利,跃居于他人之上,为终身之奋斗目标。
这种情况怎么说呢,无论是这个朝代还是今后,似乎都没有太大的改变。
朱允熥忽然呵呵一笑,开口说道。
“做总比不做的强,后来者至少也会从中吸取教训。”
“这凡事都是一体两面,有好处必
有坏处。”
“难不成就无法改变这朝代轮回了吗?”
“过上一段时间就来一次,血腥的战争,重新进行利益分配?”
姚广孝愣了一下,随后苦笑一声摇了摇头。
“王爷这是在赌啊,万一输了该怎么办?”
朱允熥两手一摊,无所谓的说道。
“那就先在小琉球来上一波看看效果如何再做定夺。”
“反正这地方怎么说呢,跟大明隔了一个海岸,闹的动静再大。”
“对于朝廷的影响也是极其有限,如果成功了,那就不一样了。”
“至少预示了一种可能性,可以让我大明能够走得更远!”
姚广孝的眼睛微微眯起,他的脸上露出不可置信的神色。
“王爷的意思是说,你打算在小琉球推行这种政策?”
“有何不可?”
“王爷可想清楚了,如果一旦将来闹得不可收拾,陛下肯定不会坐视不管。”
“那无所谓,证明我的想法是错的,重新换个人过来,我重来就好。”
这话让姚广孝都感觉有些怀疑自己是不是听错了。
看到他脸上露出吃惊的表情。
朱允熥淡然一笑,脸上浮现出回忆之色。
“这也算是我在兑现跟皇爷爷许下的承诺,把小琉球当成一块磨刀石。”
“尽可能的想办法为我大明找出来另外一条出路。”
“如果能成,我这一辈子也算是给人世间留下了一抹痕迹。”
“退一万步讲就算不成又能如何?”
说到这里,他忽然感慨道。
“天若有
情天亦老人间正道是沧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