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倒不必,王也觉得怎么称呼舒服就怎么来,不用刻意为之。”
“老和尚,你既然这么说了,那我也就不客气了,说说吧为什么要到小琉球去?”
“为了见一见建文帝!”
“你就不怕我二哥直接把你当场拿下,砍了脑袋?”
朱瞻基听到这话有些紧张。
而姚广孝则是一脸淡然。
“有王爷在贫僧何惧之有?”
“你这个老和尚真是一个人精!”
“跟王爷比起来就差远了,如今想起来,当时王爷恐怕也是在等着贫僧上门吧。”
“那倒也不是,我只是觉得京城里面肯定有明白人。”
姚广孝一听哈哈大笑。
“好一个明白人!”
旁边的朱瞻基听得有些不明所以,不由得开口问道。
“少师,这明白人是怎么说的?”
“自然是志同道合之人了!”
这让朱瞻基一脸惊讶,看了看姚广孝,又看了看朱允熥。
他怎么都把志同道合跟两个人联系不在一起!
朱允熥这时候伸出手拍了拍他的肩膀说道。
“世子你还小,这些道理要慢慢去领悟。”
“虽然我跟这个老和尚尿不到一个壶里面,但是有些事情的看法却是一样的。”
朱瞻基皱着眉头想了一阵,开口问道。
“这应该就是书上说的心领神会吧?”
这话让朱
允熥一愣不由得赞道。
“世子果然聪慧,就是这个意思!”
而这边朱棣皱着眉头看着锦衣卫的呈报。
然后他抬头看了一眼杨荣。
“杨阁老,难道这摊丁入亩的事情就办不成了吗?”
“陛下,如今天下刚刚安定,所以不是最合适的时候!”
“那你觉得什么时候最为合适?”
“自然要等到民心安定以后,尤其是各地的藩王!”
这件事情让朱棣有些为难。
杨荣说的话他自然明白其中道理。
朱棣是以靖难之役为名才起的兵,现在要继续削藩的话,那自己起兵就失去了正当性。
于是他皱着眉头,沉默半天问道。
“难道就没有别的法子?”
杨荣略微想了一下,默然不语。
朱棣也知道削藩是绕不过去的坎。
想要实现摊丁入亩,那就是动这些人手中的利益。
所以这些藩王肯定要出来闹事。
而且天下刚刚安定,实在是经不起折腾了。
等到议事结束之后,朱棣皱着眉头回到后宫。
徐妙云看他愁眉不展,就不解的问道。
“陛下不是已经跟瀛王谈好了吗?怎么还一副忧心忡忡的模样?”
“朕担心的并不是这件事情,而是另外一件更糟心的事。”
“什么事情?”
“削藩!”
说到这里朱棣叹了一口气,摇了摇头,有些无奈的说道。
“这件事情要是不做的话,以后肯定要出大乱子的!”
“可是要做的话又名不正言不顺!”
“所以朕的心里面也是一团乱
麻,没有一个主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