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叔昨天派人过来让我帮忙做个说客,想邀请荣国公写个碑文。”
“歌功颂德的事情我做不来。”
“不是歌功颂德,是为方学士他们立碑作传!”
听到这话梅殷的眉头挑了挑,他转过头来问道。
“王爷就不担心,到时候我写出来的碑文不合现在陛下的心意吗?”
“话我已经说到了,该怎么做是你的自由,我是管不着的!”
说到这里朱允熥舒展了一下自己的胳膊,看着面前的河水,轻声说道。
“这好山好水,才能养育一方百姓。”
“但是这山水必须要有人照料,要不然这时间一长,你占一块,我占一块。”
“先不说要生出来多少愁怨,那百姓算是遭了大罪了。”
这时候他伸手入怀,拿出来一本册子放到了旁边。
“这是夏原吉他们给我的改良之策,我觉得说的非常有道理。”
“荣国公要是有时间可以仔细看一看。”
“如果要是有人能够把这件事情给做成,那不但会名流清史更能造福百姓!”
说完之后他起身一拱手说道。
“话说完了,我就不打扰荣国公的雅兴了。”
然后他转身就走。
梅殷等他离开之后,放下手中的鱼竿,拿起旁边的册子展开
一看。
这一看就如同布置了时光流逝,一般一直看了将近一个多时辰。
直到下人眼看天色,不早小心翼翼的在旁提醒到。
“老爷,该用饭了!”
“知道了,你先回去吧!”
梅殷坐在那里一动不动,这个册子上的东西其实并不多。
但是提出来的东西却是让他心头一动。
因为这册子上提出来的政策就是摊丁入亩!
这样一来就相当于取消了人头税。
这所谓的人头税,自秦汉之时就有。
也就是俗称的徭役。
最开始是收钱,到了最后慢慢开始转变。
这也是当前平民百姓所要承受的最为沉重的负担之一!
如果真的能够把这件事情给做成了。
当真是大功一件!
梅殷心中一时之间起了波澜。
身为一个读书人,他自然知道册子上面说的东西有很大的可行性。
可是固有的思想也让他觉得低头就是不忠。
一时之间,心中也是五味杂陈!
直到天色黑了下来,看不清楚册子上面的字。
梅殷这时候叹了一口气,抬头看天。
沉默良久之后才自言自语的说道。
“究竟什么事情是对什么事情是错?”
不知道他这一夜是怎么过去的。
反正是书房的灯光亮了一夜!
第二天一早,梅殷写出来了忠孝仁臣碑文,直接上交朱棣。
速度这么快,让朱棣也是有些大出意料。
拿过来一看,朱棣的眉头就是一皱。
方孝儒这些人是忠孝仁臣了,他这个皇帝又算怎么回事儿?
这时
候,姚广孝在旁问道。
“陛下,荣国公说了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