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不然建文帝要是不明不白死在小琉球。
到时候天下读书人的唾沫星子就能把他给淹死!
两人聊到这里,朱允熥便直接说道。
“那二哥总要做一些事情,老是闷着,这时间长谁也扛不住啊。”
“你想让我去做些什么?”
“不管怎么说,二哥都是当过皇帝的人,我怎么好吩咐你去做事?”
“现在你就把我当成一个普通人就行了。”
“要是这么说,那我就不客气了!”
说到这里朱允熥略微想了一下,这才说道。
“小琉球虽然说已经做好了一些准备,建了不少粮仓,粮食短时间之内不成问题。”
“但问题就是来的人太多,难免良莠不齐,肯定也会跟先来的人形成冲突。”
“二哥的身份无人能够取代,所以我想请二哥出面安抚这些人。”
“另外我这里边还有一些建议,二哥看看觉得哪些能用,咱们商量着来!”
说完之后他从怀中取出一个册子。
朱允炆结果来看了一眼,有些惊讶。
“你准备用这些法子来安抚这些百姓,能行得通吗?”
因为这册子上面写的都是请戏班子说书人讲这些百姓过往的事情,编成话本。
然后让人各处传唱,同时派出德高望众之人,去解决一些他们迫切的生活问题。
这些手段看起来有些八竿子打不着。
因为在朱允炆看来,最好的法子就是让这些百姓吃好喝好,他们就不会闹事
了。
这主要也是因为他很少在下面跟这些百姓们接触,因此才会有如此想法。
朱允熥听到这话以后呵呵一笑。
“二哥在别的方面肯定比我强,但是在这方面就不如我了!”
“这些百姓们那怎么说也是人,肯定有着七情六欲。”
“初来乍到,难免心中有些惴惴不安,咱们通过这些话本,让他们知道小琉球的状况。”
“然后再加以引导,能够理解小琉球的处境,如此一来遇到事情也好解决沟通。”
朱允炆听完他的解释,若有所思的想了一阵,开口说道。
“只是没有想到,你居然能想到这个法子,居然跟圣人之道相合!”
“论语泰伯篇有言: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
“你的法子仔细一想的确是正和此理,看起来我有些小看你啊。”
“既然如此,那这件事情我就应下来了,不过你让我以何名义前去?”
朱允熥一听挠了挠头。
这个事情的确有些不好办。
朱允炆是个皇帝,现在身份有些尴尬。
不过转念一想,朱允熥就有了主意。
“二哥这事情要着落在你的身上!”
“此话怎讲?”
“你再出一道圣旨就行了,给自己一个身份!”
“这是不是有些晚了?”
“二哥可要想清楚,现在你不做,将来朝廷那边也会做!”
朱允炆一听也的确是这个道理。
自己从皇帝位置上退下来,给自己起个名号不过分。
这也要是让朱棣给他定封号,要
是给一个含沙射影的封号那不是恶心人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