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允炆一听这话就知道徐辉祖这是有要事商量。
挥了挥手,让周围的人退了下去,然后他开口问道。
“魏国公这是又发生了什么事情尽管说来,朕扛得住。”
徐辉祖上前一步,压低声音说道。
“瀛王由手下找上门来,说是京城之中有燕王的内应!”
“在这种情况之下,他们想要在陛下前往小琉球!”
这个消息让朱允炆顿时感觉手脚冰凉,通体发寒。
“这怎么可能?如今在京城镇守的乃是曹国公李景隆,难道说他会投敌不成?”
徐辉祖也是有一些拿捏不定。
“空穴来风,未必无因,既然瀛王派人传来消息肯定是有相关的风声。”
“臣以为应该早做准备。”
朱允炆过去眉头来想了一阵问道。
“那以魏国公的看法,现如今应该如何做才最为妥当?”
“臣自请前往浦子口抵抗燕军!”
“魏国公可有把握?”
“臣不敢说有十足把握,只能说尽力而为!”
朱允炆叹了一口气,说老实话,他心中是后悔的。
如果当初不把徐辉祖从灵璧撤回来,战局也不会发生如此大的逆转。
可是现在后悔已经来不及了。
他能够指望的人也只有徐辉祖了。
盛庸虽然在抵抗,但是距离京城还有些远,就算是赶回来恐怕也来不及。
更不要说京城之中有内应的消息,已经让他感觉危机四伏。
李景隆一拜再拜,他是万万不敢用了。
荣国公梅殷现在还在赶回京城的
路上,从目前的情况来看是赶不及了。
朱允炆一时之间心乱如麻,不过还是说道。
“那魏国公就尽力而为吧!”
徐辉祖俯首再拜!
“陛下为了以防万一,还是提早做好准备。”
“瀛王不管怎么说都是陛下的兄弟,以臣对王爷的了解。”
“他提出迎接陛下前往小琉球,应该出自于真心!”
朱允炆轻轻点了点头,叹了一口气说道。
“朕心里明白,三弟虽然说做事情有些我行我素,不过朕相信他说的话!”
君臣二人分别。
看着徐辉祖匆匆朝着皇宫之外走去。
朱允炆站在栏杆旁,长长的叹了一口气,随后转头对王忠吩咐道。
“去请几位先生过来,朕有事情跟他们商量。”
过不多时方孝儒等几人赶来。
于是朱允炆将之前徐辉祖的话说了一遍。
“三弟说今生之中有奸细,要充为内应,不知道几位先生有何看法?”
经过这一段时间的折腾,方孝儒也逐渐的反应过来。
因此在这个时候他上前一步,语气坚决的说到。
“在这种时候,宁可信其有,不可信其无,所以臣请陛下下旨诛杀曹国公李景隆!”
“他带领大军,连战连败连累朝廷,局面败坏至此。”
“不少人对此心怀不满,若是杀曹国公,可以正军心,同时也可以震慑肖小之辈。”
“另外可以选忠良之后,负责镇守金陵守护城池,以防不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