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允熥一听这话就知道徐妙锦知道内幕,便问道。
“那你就详细说一说。”
于是徐妙锦便娓娓道来。
“因为先皇曾经托庇于佛家,所以历朝之后佛道昌盛。”
“可是僧人不是生产,有占有大量农田供养。”
“尤其朝廷连年征战,财政吃紧。”
“陛下还是当年的皇太孙之时,就曾经建言先皇,要整顿佛道等方外之人。”
这么一说,朱允熥心中就有了几分猜测。
“你的意思是说姚广孝是已经看出来,二哥登基之后一定会对付他们这些和尚道士。”
“所以为了让自己这些宗门有传承,所以姚广孝才会跑到北平去辅佐燕王叔?”
徐妙锦轻轻点头,又摇了摇头。
“亦或者这位道衍大师觉得自己的手段高明,想要施展一番也未可知!”
这都是什么事儿啊!
你姚广孝一个好好的和尚,不当偏偏要搅动天下。
不过朱棣也不是一个安分的主,两个人算是看对眼了!
看起来冥冥之中自有定数。
朱允熥轻叹一口气说道。
“他们想怎么闹就怎么闹吧,咱们就当自己的王爷就好!”
而徐妙锦这时候却是轻声问道。
“王爷将这些事情看的分明为什么?不跟陛下详谈呢?”
朱允熥一听这话伸出两根手指来。
“首先我跟二哥之间的关系可以说是矛盾重重。”
“虽然说表面上还算是一团和气,但是私底下不说,相互猜忌也差不多少。”
“我说的话二哥未必
能够听得进去!”
“第二点,我自己本身就是一个藩王。”
“如果这时候我背叛了自己这个小圈子,将来恐怕没有什么好果子吃!”
“最重要的一点就是,我觉得二哥未必能成!”
徐妙锦愣了一下,睁大了眼睛。
“王爷,你的意思是说,将来燕王殿下会取而代之?”
朱允熥伸出手来捂住了她的嘴。
“我的姑奶奶你小声点,别忘了咱们现在是在金陵!”
此时的徐妙锦,已经震惊的无以复加。
过了片刻,她才喃喃的低声说道。
“怪不得夫君说燕王是在装疯,没想到夫君对于燕王如此的有信心。”
这信心可不是朱允熥自己想出来的。
那是因为在他脑海中有四个大字。
永乐大帝。
自古以来,每个朝代总有几个皇帝能被后人记得很清楚。
朱棣就是其中之一。
那就说明在当皇帝这方面,他绝对是出类拔萃的!
所以换个角度想一想。
将来朱棣登基称帝,对于大明而言反而是一件好事。
朱允熥也就是抱着这个心态,所以才决定两不相帮。
反正他手中已经没兵了。
而且这一路上他已经想好。
接下来他就要乘船远行,绝对不会再留在澎湖了。
要不然到时候双方战事一起朱棣张嘴相求,他答应还是不答应?
而此时在徐府之中。
徐增寿一脸唉声叹气的找上门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