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下来两人在路上,朱允熥也没有什么忌讳。
把自己对于大明的种种情况一一加以解释,并且说出自己认为对的意见。
梅殷则是一边听一边跟他讨论。
一直到即将分别之时,梅殷还有些意犹未尽。
朱允熥笑眯眯的对他说道。
“该说的也说的差不多了,其他的再问我这里也没有多少存货了。”
“荣国公要是有心的话,回去之后可以仔细的想一想。”
“将来有机会可以印证一下,能做多少就去尝试多少。”
“这天下的事情没有一成不变的,只有在变中求稳才是上策。”
梅殷脸上露出思索之色。
“变中求稳,这话说的好,多谢王爷赐教。”
朱允熥摆了摆手,伸了一个懒腰说道。
“好久都没有说的这么痛快了,荣国公你要知道这些话不能说给皇爷爷听。”
“我只是希望你能够从中吸取一些有益的东西。”
“今后你也可以做一些对大明有益之事。”
“那么我的目的也就达到了,要不然的话,恐怕我的麻烦就不小了。”
梅殷很是郑重的行了一礼,然后转身下船。
朱允熥觉得两人聊的不错。
要是能够扭转他的思维,以他的身份将来在朝廷之中能够发挥更大的作用。
但是他算漏了一点。
那就是因为这是在古代。
君为臣刚的观念,已经深深的烙印在梅殷的脑海之中。
他回去之后经过一番挣扎,还是决定将这些东西如实复述。
然后派人火速
送回京城。
而此时在宝安县。
一众商人听说澎湖王亲自出马,顷刻之间就震慑了安南。
受到损失的商家还得到了足够回本的赔偿,其中还算了这一次商货的利润。
这可是让他们群情振奋。
原本很多,因为相对遭遇袭击之事,而没有及时出货的商家。
这个时候完全没有了担心,纷纷扬帆出海。
梅殷站在港口看着船只其凡如林,不由得感慨说道。
“澎湖湾果然神人也!及时出兵,瞬间便安定了人心。”
“看起来我也要考虑一下将卫所的制度修改一下了!”
此时他的心中也有一些后悔。
早知道,送给朱元璋的密信就晚一点发出了。
这样一来的话,正好可以将自己对于水师的整改意见一起送过去。
就在此时,忽然有随从来报。
“禀告国公爷,谷王长史来访。”
梅殷微微一愣,瞬间就反应过来。
这谷王朱橞乃是大明镇边九王之一,领上谷郡镇守宣府镇。
洪武24年就藩。
到任之后积极组织防御修建长城,并且配合朱棣征讨北元。
也算是一个颇有作为的王爷。
不用说,他现在派长史前来为的就是市舶司。
梅殷知道这种事情也避不开,摇了摇头便直接返回自己的府邸。
来的是熟人,乃是刘基的次子刘璟。
两人在京城的时候就见过面。
于是梅殷就笑着开口说道。
“孟光这次可是来打秋风的?”
刘璟笑着摇了摇头,脸上也是露出无奈之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