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元璋心里这叫一个气啊。
看到朱允炆还是满脸迷茫的样子。
于是他便挥了挥手说道。
“罢了,你既然已经准了他的辞呈,那咱也不再过问了。”
朱允炆心中怀着满腹疑问返回府中,之后跟方孝儒和黄子澄说起此事。
这时候方孝儒似乎想到了什么事情,开口说道。
“洪武24年的时候,这夏原吉就已经到了户部担任主事。”
“深得户部尚书郁新的赏识,更是简在帝心。”
“当时有一名姓刘的御史,上书弹劾夏原吉办事不力,消极怠工。”
“但是陛下听说之后,非但没有怀疑而是说。”
“夏元吉能够帮助户部尚书打理天下财货之事,你等竟然污蔑于他?”
“事后查明原因之后,果然是诬告那刘姓御史直接就被处死!”
黄子澄这时候也想起这件事情来点头说道。
“有这么一回事,看起来陛下对于这个夏原吉相当的看重。”
“如今他居然辞官不做陛下心中肯定有想法!”
“据在下所知,这夏原吉能力颇强,最善理财!”
不管如何,事情都已经到了这种地步。
朱允炆心里面也有些后悔。
“可是事已至此下来,应该如何应对?”
方孝儒略微想了一下,开口答道。
“陛下既然已经说此事接过,那殿下也就不要再提!”
但是黄子澄则是若有所思的说道。
“最令人担忧的就是澎湖王,澎湖是一个不毛之地。”
“澎湖王将这样一个大才留
在身边必有所图。”
听他这么一说,朱允炆心里面也有了计较,皱着眉头说道。
“可是现在皇爷爷已经说此事揭过,可有什么补救之法?”
黄子澄缓缓摇了摇头建议道。
“殿下既然已经照准了夏原吉的辞呈,那么此事不好再提。”
“而且如今澎湖王虽然上交了兵权,但是实力依然不容小觑。”
“朝廷虽然招安了众多的海匪,依然有漏网之鱼逍遥海外。”
“这澎湖王与投降的海匪私下还有联系。”
“为今之计是先要依照之前的计策,殿下继续交好澎湖王。”
“将来殿下可以询问澎湖王对于削藩有何见解!”
“如果是他支持殿下削藩,那么一切好说。”
“否则的话,便利荣国公马上出兵占领澎湖,断然不可使澎湖王与燕王之间有勾结。”
很明显黄子澄的主要目标就是放在燕王朱棣的身上。
朱允炆考虑片刻之后叹了一口气。
“当真是树欲静而风不止,我真不知道三弟为什么要这么做?”
“难道说他真的想要染指皇位不成?”
不怪他这么想。
实在是朱允熥展现出来的实力,让人太过于忌惮。
打仗是一把好手,并且还精通各种精巧之物的制造。
又通理财之术。
妥妥的一个全能型选手!
不管是谁都不可能忽略他的存在。
而方孝儒则是有不同的见解,他想了一下之后说道。
“或许澎湖王是真的想要在澎湖有一番作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