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棣一听大感兴趣,当下便开口问道。
“不知道沈先生所说的诱之以利是指何事?”
“王爷只需要向外抛出风声,说是王爷高价收购人参和珍稀药材。”
“沈先生的意思就是说通过这种方式,让他们自己前往辽东冒险?”
“正是此理!只要人去的多了,那么一切自然都会有的。”
“沈先生果然大才,片刻之间便给我出了一个好主意。”
“王爷谬赞了,我家王爷常说一句话,说大家好才是真的好,小人一直记在心中!”
“照你的意思是说,你们之所以能够经营到这么大的产业,都是我的那位侄子指点的?”
“正是如此!要无王爷,我们不过就是普通罢了!”
一直都在旁边听着的姚广孝,听到这话以后忽然开口问道。
“那沈先生来北平之前,澎湖王可有什么交代?”
因为话题转变太快,让沈云微微一愣。
他转头看向姚广孝恭身行礼说道。
“回大师的话,王爷说要是可以的话,便让我想办法在北平站住脚。”
“既然如此,沈先生为什么不愿意帮助我家王爷?”
“家中妻儿老小都在宝安县,再加上小人对于北平气候实在是有些不适应。”
这很明显是有些推脱的意思,姚广孝听完之后也就不再多问。
等到沈云离开之后。
姚广孝这才看向朱棣。
“刚才听了这沈云的一番话,让贫僧有所领悟。”
“荣国公此次前往宝安县,的确是陛下
不放心。”
“因为这位澎湖王本事相当不小!看起来陛下时间不多了。”
朱棣自然能够听得明白这话里面的意思。
以朱元璋的脾气虽然说三番五次重责朱允熥。
在外人看来。
朱允熥这么做是有些不识时务,分不清楚主次。
但是朱棣心里面非常明白。
这是因为朱元璋太过于看重朱允熥,所以才会如此关注。
上一个能够受此待遇的只有一人。
那就是前太子朱标!
这位太子殿下时常也是跟朱元璋争的面红耳赤,寸步不让。
不过不同的就是朱元璋对于朱标那是相当的满意。
也是通过争吵这种相对比较激烈的方式,让朱标来明白这个父皇的苦心。
而且朱标做事情,有古君子之风。
不管从哪方面看都是大明帝国最佳的继承人。
可惜英年早逝。
这件事情对朱元璋的打击非常大。
以至于洪武25年朱标去世之后,朱元璋就变得疑心越来越重。
最后终于爆发了蓝玉谋反之案。
如果不是朱元璋,感觉自己时日不多了。
那么肯定会想尽办法,让朱允熥来继承大明帝国的皇位。
想到了这一点,朱棣心中就有些妒忌。
要是没有朱允熥的话。
他应该才是那个更适合做皇帝的人吧?
这个想法只是一闪而逝。
如今的朱棣还并不想做些什么。
他们这些藩王虽然实力强,但是手中的兵力都是来自于大明朝廷。
只要朝廷一声令下,这些兵马撤走,他们就变成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