狂风呼啸,北平城中,一片肃杀之色。
一名身穿锦袍的三十多岁男子,下颌美冉随风而动。
往脸上看相貌堂堂。
站在城头之上顾盼自雄,自有一股威压之势。
此人正是阎王朱棣。
而在他的身旁则是一名光头和尚。
他身穿黑衣,手拿佛珠,三角眼之中静光闪动。
不是妖僧姚广孝是谁!
此时他眼望南方口中说道。
“这个澎湖王看起来不是一个寻常人物。”
“居然三番五次激怒陛下,还能够安然脱险。”
“看起来这一次他在倭国肯定做下了好大的事情!”
朱棣听到这话以后,脸上露出一抹笑意。
“大哥也算是后继有人了,真是没有想到这个老三本事倒是不小。”
“短短时间之内平定了陈祖义之乱。”
“又能够帮父皇教训一下倭国,尤其是搞银子很是有一手啊!”
“真是想不到,他哪里这来的这么大的本事?”
而姚广孝听到这话以后,脸上露出思索之色。
“澎湖王在京城之时,一直都没有什么名声传出来。”
“可是一到了地方就如同鱼跃龙门一般。”
“看起来,皇太孙跟这个澎湖王之间将会有一番龙争虎斗。”
听到这话,朱棣转头看了他一眼。
“你是一个和尚,怎么老算计这些事情?”
姚广孝正色说道。
“贫僧虽然是出家人,不过心系天下安危。”
“若是的天下动荡,黎明百姓将何去何从?”
“贫僧之所以愿意辅佐王爷,那是
希望百姓们能够永享太平。”
说到这里他的脸上露出一抹凝重之色。
“皇太孙身边多是一些死读书的书呆子。”
“尤其是那黄子澄,经常言语之间透出削藩的意思。”
“那么贫僧敢问一句,王爷到时候收到朝廷下达的旨意,是交权还是不交?”
此时朱棣脸上露出不满之色。
“不管怎么说,这大明都是朱家天下,算起来我还是他朱允炆的叔叔。”
“他要是想要削藩可以,大不了我便返回京城养老就是。”
姚广孝笑了起来。
“王爷在北平经营了这么多年,立下了赫赫战功。”
“就此放弃,就甘心了吗?”
朱棣眉头挑了挑,并为接口说话。
有些事情不是他不想,而是不能。
虽然说他这么多年一直在草原之上征战。
不过说到底,那都是大明的军队。
看起来私下关系不错。
但是他老子朱元璋那可不是简单人物。
现在已经定下了朱允炆为接班人。
所以对于他们的护卫进行了严格的人员限制。
朱棣就算是想要做什么事情,手头无人那也是白搭。
看到他不说话,姚广笑再次开口说道。
“如果王爷现在不做好打算,那么将来必定会后悔的。”
“本王有什么后悔的?我就不相信那个朱允炆是狼崽子!”
很明显现在的朱棣心中虽然说有什么想法,不过还是不愿去做为乱之事。
他也没有兴趣继续这个话题,而是说道。
“徐增寿近日来信说是有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