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是他弯腰行了一礼,郑重的说道。
“皇爷爷尽管放心,虽然所说的每句话都是肺腑之言。”
“今日孙儿在此立誓!”
“自即日起,用心经营宝安县,为大明尽一份心力。”
“不管将来朝局如何变化,孙儿绝不辜负黄爷爷的期望。”
“若有违背天打五雷轰。”
这番话说的掷地有声,朱元璋的脸上难得了露出了一抹笑容,轻轻点了点头。
“好孩子啊!”
说完之后,他一挥手便转过头,车队起行。
朱允熥站在原地一直等到朱元璋,这对人没了踪影,眼圈微微有些发红。
这种感情说不清楚。
有对朱元璋一代帝王的感怀,也有那种来自于自己血脉深处的情感。
更能够体会到,朱元璋担心将来自己做出什么事情来亲自跑一趟。
一方面是为了大明江山。
另外一方面也是对自己的后辈有着殷切的期望。
而就在朱元璋赶回金陵之后,一封诏书就直接发下。
封朱允熥为粤王,封地依然是宝安县。
并且赐下丹书铁券。
让朱允熥永镇宝安,世袭罔替。
消息传出来之后,满朝哗然。
谁都没有想到,朱元璋会在这个时候发出这样一道旨意。
他们原本以为朱元璋对于朱允熥,一向都是横挑鼻子竖挑眼。
结果没想到事实证明什么叫打是亲骂是爱。
当然也有人认为这是一种补偿。
说到底,朱允炆不是正室所生,从某种程度来说应该成
为皇太孙的是朱允熥。
不过里面的情况到底如何,谁也说不清楚。
倒是这件事情让朱允炆大受震动,在房间之中来回的踱步。
同时他的脸上还有疑惑不解之色。
“皇爷爷前一段时间离开金陵,前往宝安县,回来之后就下了这道旨意。”
“难不成这段时间里面发生了什么事情不成?”
黄子澄这个时候也是皱着眉头想了半天,这才说到。
“殿下在这种时候一静不如一动。”
“陛下回来之后,精力已经大不如前。”
“殿下在这个时候应该侍奉塌前,其他的事情不要过多考虑。”
“毕竟如今名分已定,殿下的身份无人可以撼动。”
而朱允炆则是摇了摇头,轻叹了一口气。
“我怕的就是三弟那边这一次得到了如此的封赏,将来会有不该有的心思。”
“毕竟中山王在朝中的影响力可是不小的。”
“虽然说经过蓝玉一案,不少勋贵丢了性命。”
“但是他们在朝中依然有着盘根作节的势力,让人不得不防啊。”
很明显朱允炆考虑的是将来。
因为他隐隐约约已经感觉出来了。
朱元璋明显对于朱允熥那是青睐有加,这让他感觉到了浓重的危机感。
黄子澄略微想了一下,然后心中便有了主意。
“殿下这边可以写信前去宝安县问候。”
“当然名义可以说是殿下对于市舶司之事多有疑惑不解之处。”
“同样也可以拉近关系,试探一下宝安王心中到
底做何想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