韦皋低声道:“我明白了,这其实就是给底层百姓坐的船,所以很便宜。”
郭钧连忙解释道:“我没有想到会那么便宜!”
大马车时就有了女人专用车厢,船队也沿用了这个传统,红色画舫即为女人专用船舱。
旁边一名黑脸年轻人嗤一声笑道:“你们早上试试就知道了,人挤人,只能坐三十人的船舱挤进来五十人,臭气熏天,也幸亏女人有单独船舱,否则就惨了。”
“卑职遵令!”
李邺又对胡九龄:“安全制度是最重要的,你立刻起草,所有人都必须按照规章来做事。”
郭钧和苏惠匆匆戴上纱帽,各配一口宝剑,便和韦皋出门,他们三人一看就是富家公子,宝剑华丽不说,每人腰间还佩戴了一块美玉。
船夫呵呵一笑,“当然便宜,这船一文钱都不赚,有时还要亏本,全靠官府补贴,要不然怎么叫公共交通呢?”
郭钧点点头,“有钱人都坐马车了,谁稀罕坐这种船,不过好像也很空,比较舒适啊!”
没办法,三人只得共住一间上房。
“三文钱!”郭钧一声惊呼。
客船公交有两种,第一种是每天卯时三刻开船,主船是一艘五百石的车船,两侧有明轮,由四名壮汉踩动,带动三十艘长客船,一次可以运输千人,六艘船队每天天不亮跑三趟,可以把超过两万人送去长安。
胡九龄犹豫一下又道:“卑职曾出任过少府寺的冶炼署署丞,对炼铜和炼银比较了解,卑职感觉绿矾油对冶炼金银和铜似乎很有用,卑职建议大规模制作?”
西市平安客栈也全部住满,韦皋和两个朋友郭钧、苏惠在新年期间回了各自长安祖宅过年,等他们过完年回来,他们的房间已经没有了,掌柜只给他们保留了一间。
“不是!”
随着民宿的加入,住宿问题才开始得到缓解。
每天傍晚这六支船队也会同样跑三趟,把劳累一天的底层百姓再送回汉长安城。
礼部司原定会有两万士子前来参考,没想到报名人数已超过三万人,还有人在陆陆续续赶来。
这时,一名船夫过来售票,“多少钱?”韦皋问道。
“你们两个快点,要来不及了!”韦皋站在门口催促。
“原来如此,多谢!多谢!”
苏惠连忙摸出九文钱给船夫,船夫收钱走了。
此时河水已经解冻,新旧长安之间的临时大马车公交已经停止运行,取而代之是船只公交。
船只确实要比大马车舒适得多,首先不颠簸,通风好,载客量大。
这时,有船夫大喊一声:“起航了!”
船身晃了一下,前面随即传来轰隆隆的水车声,船队起航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