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7章:家宴(1/2)

处理完酷吏的问题,有将受害人的家产全部还给受害人家属,李璟的声望水涨船高,一路飙升,长安城内无不传颂他的贤明!

这么高兴的事情,自然要好好庆祝一下才行,独乐乐不如众乐乐,李璟决定摆家宴,宴请他的叔伯兄弟。

就连在太安宫养病的李旦,也被李璟列入邀请的名单!不管怎么说,李旦也是他的亲叔,没有理由家宴不叫上人家。

正好,鸿胪寺进了一大批家禽家畜等食材,用在家宴上最合适不过了!

准备需要时间,李璟打算明天举行家宴,给光禄寺的人准备的时间。

……

第二天,李璟在皇宫设宴,在长安的叔叔、伯伯、姑姑、堂兄弟等一众亲戚,提前来到皇宫等候开饭。

相熟的自家人三五成群,在李璟还没有出现之前,聚在一起聊一聊八卦,以及最近的所见所闻等。

李璟亲自去太安宫,把李旦接出来,让他和自己同坐一辆车驾,赶往大明宫麟德殿。

“摄政王驾到!圣人驾到!”

正当大家等的有些焦急的时候,在礼官的唱喏声中,李璟和李旦一起走进麟德殿。

诸外戚宗室藩王公主等,立刻回到各自的位置,伏在殿中两侧。

李璟和李旦二人走上主位坐下,看着下面毕恭毕敬的一众亲戚。

这让李璟顿时生出一种君临天下的感觉,没有想到,这样的场景,居然,也能让他经历一次!

“参见摄政王殿下!参见圣人!”

众人首先向李璟行礼,然后,才向皇帝李旦行礼!

“大家不必多礼!今日乃是家宴,在这里大家都是一家人,今日不谈君臣,只谈家人之间的亲情!”

李璟看着众人,笑道。

李璟虽然虽然要求大家不要拘礼,但谁有敢当真?

大唐的皇帝都是怎么上位的,难道不知道吗?

在大唐什么手足情深,兄友弟恭,那是贬义词,多少兄弟倒在权力的斗争当中,手起刀落时,何曾想过亲情二字的分量?可曾念及手足之情?

“谢摄政王殿下!”

众人唯唯诺诺一番,这才起身入座,至于皇帝李旦,则被大多数人直接无视,只有小部分朝李旦叉手行了一礼!

这其中除了李旦的妻妾和子女外,只有李素节一人,还多少给李旦一丝薄面。

李旦见状顿时眼眶湿润,四哥这么良善守礼之人,怎么就生了李璟这样忤逆无礼之子?

“我父王的座位,为何在那下面?”

李璟看着坐在右首第一位置的李素节,眉头一挑,这今天宴会负责人是怎么办事的,不知道许王李素节是他爹吗?

在这个讲孝道的年代,将他爹安排在下面,这不是在变着法子骂他不孝吗?

这是十分严重的政治指责,在庙堂之上,天子更应该以身作则,这是关系到政治正确性的大是大非的问题。

即便你对你爹不孝,也不能表现出来,否则,将会给下一代树立一个不好的榜样,即便是太宗皇帝那样手刃亲兄弟的人,在对待父亲的时候,也是尽量表现出自己的孝顺!

高宗皇帝更是其中的佼佼者,可是以仁孝的名声被立为储君,最后登上地位,太宗皇帝生了个大毒疮,高宗皇帝亲自用口吸出毒脓,扶着车撵步行跟从了多日。

光禄寺官员吓得瑟瑟发抖,李素节开口说道:“这不管他们的事,是我要求这样做的!”

既然是李素节要求的,李璟也无可奈何,劝了几句,见劝不动后就作罢了!

“今天是家宴,我让光禄寺准备了丰盛的膳食,大家不必拘礼,敞开了吃!”

李璟起身,端起酒杯向众人敬酒。

“谢摄政王!”

一众亲戚在李璟举杯时,纷纷举杯示意,同饮一杯!

大唐的就餐礼仪,是分餐制,每人一张独立小桌,一个蒲团,菜肴是分好摆放在各人桌上,酒水有专门的侍女添加,禁止任何人随意走动。

随着李璟一声上菜,一直等候在门外侍女走了进来,手里提着食盒,走到众人面前,伺候这些人的侍女上前,打开食盒,将里面的美味佳肴端出来依次摆放在桌上。

闻着诱人的香味,大家十指打动,眼泪不争气的从嘴角流了出来!

哎嘛!真是太香了,都快馋哭了!

美食当前,大家也顾不上那么多礼数,直接动手开吃,拿起筷子,一顿风卷残云,一盘菜不用一分钟就下肚了!

“这是猪肉?猪肉也能这么好吃?”

这次的家宴,李璟特意派人去光禄寺指导,改良了他们的烹饪方式,不再是单一的蒸、煮、烤,还有油炸、煎炒等方法,不仅让菜的样式变得五花八门,还大大提升了菜肴的口感,简直好吃到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