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81章 0676【让吕家查吕家】(2/2)

吕本中说:“不能改。”

朱铭叹息:“如果不改,朝廷就不能帮忙推广这本《官箴》。”

吕本中说:“此书自能流传开来。”

朱铭还是很喜欢《官箴》的,书中告诫官员,不能贪图蝇头小利,否则必定变成大贪官。又说心里要有百姓,做官应当踏实做事,不能弄虚作假等等。

而且并非一味说教,都是从官员的利益来推导。

比如不对百姓横征暴敛,那么你当官就更顺利,乱七八糟的麻烦会少很多。又比如你做官弄虚作假,到头来事情暴露,会严重影响伱的晋升。

这是一本教人如何清廉勤勉,靠政绩升迁做大官的书!

朱铭问道:“吕氏皆如此做人为官吗?”

“然也,吕家做官之人,个个清廉勤勉!”吕本中说。

朱铭一脸笑容,再问:“是东莱吕氏,是洛阳吕氏,还是寿州吕氏?”

“三吕皆然。”吕本中说道。

吕好问感觉不对劲,儿子似乎要落入太子圈套了。

朱铭又问:“我升你为洛阳府通判,去清查洛阳吕氏的田亩如何?吕氏做官都清廉无私,想必治家更是门风森严,必不会有为非作歹之事。”

“这……”吕本中有些傻眼。

吕家原籍东莱,宋初迁居河南。有两个儿子做官迁徙,一个迁到洛阳,一个迁到寿州。

洛阳吕氏和寿州吕氏,在北宋出了八个宰相!

“不敢?”朱铭皱起眉头。

吕本中说道:“臣出身寿州吕氏,却奉命去查洛阳吕氏,这似乎有些不妥之处。”

朱铭说道:“看来还是不敢查,吕氏家风也不堪细究。”

这关乎吕氏的名声,吕本中顿时就被激怒了,蹭的站起来说:“有何不敢?洛阳吕氏若有败坏家风之人,臣定将其绳之於法!”

“不愧是吕氏子!”

朱铭拍手赞道:“若查出洛阳吕氏有作奸犯科之举,涉罪之人交付有司,其余族人拆分迁徙至河北各县。空出来的土地,划出一片来建军校和武庙。如何?”

吕本中说道:“好!”

朱铭又言:“查完吕氏,再查洛阳其他大族如何?”

“好!”吕本中咬牙说道。

吕好问听得几欲晕厥,但又不敢出声阻拦。

洛阳拥有无数大族,或许田亩数量赶不上成都,但政治影响力却吊打成都的大族。

吕本中一旦真正彻查,那就必然得罪无数人,寿州吕氏的士林风评就全毁了!

而吕本中如果想糊弄了事,朱太子必然秋后算账,寿州吕氏子孙的仕途肯定断送。

朱铭微笑道:“祝君事成,且去吧。”

父子俩告退。

朱铭的心情很愉快,未来几年要迁都洛阳,得把洛阳周边也给理清了。

至少,得先把军校和武庙的地皮弄出来。

父子二人离开东宫,吕好问一个劲儿的唉声叹气。

吕本中说道:“父亲何必长吁短叹?”

吕好问说:“让寿州吕去彻查洛阳吕,此事本就不该,随便找个借口搪塞过去便是。你何必要接这个麻烦差事?”

吕本中道:“太子诱俺入彀,事到临头还怎退缩?一旦拒绝,此生毁矣。”

“你的仕途毁了,吕氏子孙还在,”吕好问越说越急,“你若把洛阳吕氏治罪拆分迁徙,今后整个寿州吕氏都要背上不睦亲族的骂名!”

吕本中嘀咕道:“骂名俺一个人来背。寿州吕氏,已经出了一个家贼,无非再出一个而已。”

上一个家贼叫吕嘉问,举族反对变法,唯独吕嘉问支持。颠沛流离十多年,死后不得回乡安葬,遭到整个家族的排斥。

“你……你糊涂!”吕好问快被气死了。

吕本中虽然是被朱铭诱入圈套的,但到了这种地步,他未尝不想借此一展拳脚。

他自负有经世济民之才,却因为党锢,始终不得正常升迁。

做过县主簿、州曹掾、府干官,全是要实际处理政务的佐官。他清廉无私、兢兢业业,政绩却全是主官的,甚至连名声都是主官的。

他已经四十多岁了,大明新朝功臣遍地,官场竞争压力极大,但他现在却还只是开封府曹掾。

如果不抓住这个机会,吕本中就算干到退休,估计也顶多能升到四品。

四品官确实不低,但他祖上连续三代宰相啊!

朱铭却在东宫独自嘀咕:“‘恨君不似江楼月,南北东西,南北东西,只有相随无别离。恨君却似江楼月,暂满还亏,暂满还亏,待得团圆是几时?’不经历南宋的颠沛流离,吕本中恐怕作不出这首词啊。”

白胜从外面走进来:“殿下,蜀国公携夫人进宫面圣,官家让你也带着太子妃过去。”

(上一章搞错了,徽宗朝的武庙有吴起。)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