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8读书网

最新地址:www.88dushu.net
88读书网 > 明变 > 第363章 南下准备(十四)大木仓

第363章 南下准备(十四)大木仓

所以无论是西方还是东方,对于木材的阴干都很是看重。

像是北欧地区的瑞典,朱载壡之前听说过1个故事,就是在十8世纪种植了上万棵橡木,等到两百年之后,它们终于成材了,但是那个时候已经没有木制战船的用武之地了。

不过从这种无用之举也可以看出好的木材对于造船业的重要性。

明朝地区也很是重视这1点,因为这不单单关系到造船,也关乎到大量的宫殿建筑。

因此在各地都有着大木的物料办纳。

当然了,基于明朝政府这种小政府,小税收的体制,他是不可能将大量的银钱去耗费在这种事情上,就算他想要耗费也没有多余的银钱。

哪怕是那种关系到国家整体物资通畅的驿站系统,也是通过大量的摊派来进行维持驿站的运营。

所谓摊派,其实就是另类的税收,每1年经费多少,先有个数目出来,而后中央补1点,地方上补1点,剩下的就是百姓进行分担了。

因此这明朝的税收啊,看起来很低,但是因为种种不合理的摊派,导致整个民间的负担是很大的。

那大木办纳的也是1样的,大量的徭役被各地官府征发,这些对于官府来说是免费的劳力大量承担着诸如勘探、砍伐、运输、收贮等工作,有时候甚至会挤占掉百姓本身的农忙时间,最终极大的加重了百姓的负担。

因此造成了极大的社会矛盾,所以有1些有识之士会提出1些异议,就比如说那明朝中期的著名经济学家,也是改革家之1的桂萼,就曾经上书过《修省十2事疏》。

说那两湖地区,诸如黄、德、荆、岳等府所辖州县,每州派夫1千者多是常态,这单单湖北1地,有着不下5十处需要的劳力就不是小数目,1年当中差不多有3万多人。

这3万多人,背后所代表的就是3万个家庭,若是发生了1点变故,单单这湖北1地就能产出67万的流民啊。

到了后期,也就是正统之后,整个明朝政府也开始了改革。

那就是徭役银制度,通过点检法,将1部分需要服徭役的百姓选出来,这些人只需要出工食银即可,而后官府通过这些银子去招募应役的流民。

但是大木办纳,不单单徭役这1个问题。

又比如嘉靖年间的洪雅县,那洪雅县啊,虽说也在4川,但是这产出的木材不是那种好的木材,不要说什么楠木了,就是连那种杉木这个县当中也少见啊。

不过,就是这样的县,每年也必须要承担1部分的采木量。

这就很离谱了,所以这县也只能进入邛筰、牂牁去采用,也就是所谓邑不可为,均派他郡邑。

而这1额外的支出,要靠地方官府去承担吗?

不可能的,绝对不可能,这天下乌鸦就没有白的,从古至今,从长江到黄河,那帮子文人的心都是黑的,很少有红的。

所以这些支出也必须是由附近的百姓所承担。

正如那奏疏上所说的1般,“若是大工动,则全县均派,变产以输官,破屋弃壤常责民以数十金,死徒者已什5。”

没有错,这采办大木,确实也会失去很多百姓的性命,这1行业是极为危险的。

那些大木生长在大山深处里面,基本都没有路可以走,所以他们想要去采木,都必须要先用衅牲礼来进行祭天,而后1根木头,不,应该是巨木,就需要数百人上千人拉着绳子来拉动巨木,但是这巨木的重量,尤其是那种楠木啊,1根多达数十吨,因为木材很致密,当然了还是比不上铁力木那种重木,但是这重量在崎岖的山路当中被无限放大,上千人拉着绳子,终日不移寸。

“唉!”

朱载壡走到1根大木边上,那大木的尺寸已经大到离谱,估计有着4人拉起来围着的尺寸。

封舟战船

船身长度却超过了56十米,还配备大小火炮2十4门,堪称是具有划时代意义的“艨艟巨舰”

阅视船只。其船形如梭子,上下3层,阔2丈2尺、长十8丈、高2丈3尺。桅舱左、右2门,中官厅,次房舱;后立天妃堂,船尾设战台。桅杆,众木凑合,高十8丈,俱用铁裹;杆头有斗,可容数人观风了望。船内有水井2口,设官司启闭,不妄用涓滴。船底用石铺压,上层列中炮十6位、中层列大炮8位。”

船底用铁包,缝以铅灌。桅杆3节:如风大,用1节;风小,用2节;再微,用3节。每节有盘,无斗;盘容数人。其船坚而且稳,左右前后俱有大炮,过海最善。所造2舟虽坚固不及,而宽、广过之”

明嘉靖十1年(1532年),明朝派使臣出使琉球国,使臣所乘的“封舟”长十5丈,宽2丈6尺(长45米,宽10米),大概只相当于郑和船队中的“小号宝船”。然而就是这种尺寸,行驶起来已经是非常困难,最后不得不靠琉球方面派出的数十艘小船拖曳行驶入港。回国后,许多船工纷纷建议朝廷不要再使用这种不便操作、行驶缓慢的船了。

广船这种只在广东沿海建造的水师座驾,与传统中式帆船有明显不同。

『记住本站最新地址 www.88dushu.net』
相邻小说: 我没想在诸天当英雄啊 我刷情绪也能致富 我贪恋的人间烟火 我成了他的朱砂痣之后 我真的不虚啊 八零囤货小娇妻 万物模拟:开局铜皮铁骨 英雄联盟:超神中单 死神之我又没长眼珠子 艾泽拉斯黑镰之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