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些话,朱载壡说得很响亮,喊到后面几乎破了嗓子,整个嗓子都变得沙哑了起来。
听到这番话的文官武将们,1个个面色各异,不知道心中作何感想。
不过,朱载壡可没有工夫去玩这种猜猜看的游戏,他在大太阳底下已经1个多时辰了,已经有些体力不支的感觉了。
年前生的那场大病,还是有影响的,哪怕是已经快到7月份了,这身子骨还是不壮实。
不过,搀扶起伤兵的力气,他还是有的。
朱载壡上前几步,将最前方跪着的伤兵们,1个个搀扶起来。
那后面的伤兵们,自然也明白太子的意思,当即也不用太子再次开口说话,也百年7788地站了起来。
做完这1切的朱载壡朝着王翠翘点了点头,王翠翘当即会意,从跟在身后的女官手中取回了短火铳。
朱载壡接过这短火铳,熟练地装填上火药,斜举在半空当中。
扳机1扣,“砰——”又是1声枪响。
这是1个信号,随后承天门上的鼓声大作,就连钟声也再次响起,这是大阅进入下1步的信号,所有人要移步了。
那些个维持秩序的神枢营和警巡院的士卒们,1个个不再拦着文武百官,而是开始持枪挺立,并且调转了方向,时刻准备着出发。
这1刻,所有人的目光再次聚焦在朱载壡身上。
随着朱载壡抬腿1迈,整个队5再次发生了变化。
题目开始移动,簇拥着朱载壡开始移动,就连朱载壡呆着的棚子,也被人整个移动,棚子是要为太子遮阴的,之前因为士卒的阻拦没有成行,现在没了士卒自然是可以成行的。
但是朱载壡1个挥手拒绝了这个棚子,这1举动,让1直关注着太子的高拱内心1个咯噔,精明的他瞬间明白了些东西,糟糕了,估计办错了差事了。
朱载壡和整个队5,加在1起有着数千人之多,几乎将整个街面都占满了。
1路东行之下,朱载壡等人,先是出了长安左门之后,便入了东长安街,等到走了1段路之后,从青龙街涌出来1支队5,这些人都是之前参加大阅的各个方阵。
在汇合了这些参与大阅的神枢营士卒后,队5变得更加庞大了。
1帮子人浩浩荡荡地1路前行。
等走完了东长安街后,再折向北上,沿着东皇城根南街抵达朝阳门。
朝阳门外是护城河的尾端。
这1侧的护城河,与正阳门外的护城河1样都是较为宽广的,就好似状游龙1般,环城而过。
等到朱载壡等人登上这朝阳门城楼后,便能看到在这护城河上,已满是水师船只,樯桅如林,整齐地列阵于护城河中。
桅杆上高悬着的日月双旗,迎风招展,扯出呼呼风声。
这些船其实并不大,都是两百料的官船。
不过也必须要小点,不然是到不了这南京皇城内的护城河的。
这些船都是经过秦淮河,先行抵达清水塘,之后便在清水塘中等候,等到信炮1响,这船队便要由清水塘入护城河,1路东行,之后再折向北方。
这两百料官船在水师中是最为普遍的,被广泛运用在各地的内河水师当中,除了用途广泛之外,主要原因就是造价便宜。
这1料的出厂价不过2两银子,当然了,这漕船的造价更是低廉,在永乐时期,这漕船1度能过万艘。
这是个很恐怖的数目。
要知道虽说漕船的造价是最低廉的,但是1艘换算成后世标准要十8吨的漕船,也要2百1十2两银子。
那列队在护城河中的数十艘船上,并不是空无1人的,而是站满了水兵,这些人都是参加走马溪海战的水兵们,这次大阅,于情于理,朱载壡都必须要给这些人留下1个位子。
这些水兵手中的长刀都已出鞘,被高举在空中,在午后的阳光下显得熠熠生辉。
不过,他们的盔甲却是黯淡无光,甚至是黑中带黄。
究其原因就是这些盔甲的甲片都不是金属做的,而是用老葫芦的外皮做的。
这些老葫芦皮双面都要刷上湖南等地的生桐油,再用小火烘干,1连重复这道工序数次。
最后再用黄蜡灰涂抹着甲片的表面,这也是为什么这些水兵的盔甲是黑中带黄。
这盔甲都是鱼鳞甲的形制,上身为前开盘扣无袖,下身套着1件齐膝腿裙。
都是用甲片缀于内衬,组成鱼鳞的样式。
这些内衬的主材都是细棉布。
南方地区,尤其是松江等地,这棉布的产量是极高的,价格也是便宜的。
同时为了增加其内衬的韧性,还会在这些细棉布当中编织上1层头发,并用柿漆加少量豆油浆过。
“好,好呀。”
朱载壡站在城头上,江风吹拂之下,身上的汗水都被吹走,浑身1阵舒爽,心头大好的朱载壡眺望着城下的舰队,不由得1阵感叹,“连樯接舰屯江城,貔貅健甲毕锐精,好1支精兵啊,不愧是打赢走马溪海战的水师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