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履端之庆,与卿等同之。”
若不是为了这次大捷,以及推举杨博和孙承恩入阁,他根本不愿意召开这次大朝会。
上次徐阶的入阁很是轻松,根本不需要嘉靖去主动推动。
因为那徐阶是清流1派的领袖人物,又是松江人,算是南方士人的代表,自然不需要嘉靖出力什么。
但是杨博和孙承恩不同,他们在京中的势力并不强,尤其是杨博,虽说是最近官职火速抬升,但是因为长期在边疆之地,在京中的势力远远不足。
想要让他们入阁,必须要自己这个天下至尊出面压下整个官僚集团。
这也是他举办这次大朝会的原因之1。
嘉靖说完这番话之后,便又重新坐回了宝座上。
而赞礼官也在这时候,跪在地上,扯着嗓子高唱道,“山呼!!”
百官在听到这1声之后,顿时异口同声高呼万岁。
刹那间,整个广场之上充斥着数百名官员整齐的呼喊声。
而后又是1声“山呼——”
百官们再次高喊万岁,借着又是第3次,以及第4次!
在那1声接着1声的山呼和万岁当中,大朝的前奏才算是结束了。
紧接着,严嵩颤颤巍巍地站起身,而后走出了队列,来到了御道的边上,双手持着笏板,深深1个弯腰。
他这1步是朝参,是代表朝臣出班进行率先的祝贺,严嵩他现在身为内阁的首辅,地位最是尊重,自然也是由他出面进行朝参。
“皇上——”
严嵩尽量让自己的声音显得平稳1些,“践祚之2十余载,躬亲万几,天地清明如初开辟。”
“具官臣严嵩,恭惟皇帝陛下,应乾纳枯,奉天永昌,谨率文武官僚敬祝万岁走马溪大捷。”
“敬祝万岁走马溪大捷!!!”
严嵩的最后1句话刚1落下,便被还跪在地上的百官们齐声接上,整齐地将最后1句话重复了1遍。
1时之间,仿佛整个天地之间都在回荡着这1句话。
也就在这时,嘉靖的嘴角总算是露出了些许的笑意。
但是他并没有说话,只是头1偏,看向了1旁侍立着的黄锦。
黄锦作为陪着嘉靖数十载的老人,哪怕嘉靖不开口,1个眼神也能明白嘉靖的心意。
当即也是1个颔首,而后站了出来,站在丹陛之上,面朝着百官高喊了1句,“圣上有旨,众臣起身。”
“谢陛下厚恩——”百官再次拜谢,而后才纷纷起身站立。
“颁!”
嘉靖开口了,轻吐出1个字,而后黄锦又是1个弯腰,表示自己听到后,随后再次高喊道,尖锐的声音再次冲击着百官们的耳膜,“圣上有旨,颁行诏书。”
这1声宛如命令1般,1经下达,便有着4个大汉将军抬着龙亭出了弘政门,沿着用汉白玉石雕刻的蟠龙丹陛抬上来。
这所谓龙亭,其实是专门用来放置进士黄榜及诏书的。
龙亭,龙亭,顾名思义,就是1座木制的亭式建筑,但是体格极小,尺寸不过6尺。
龙亭内上张黄盖,下承云盘,亭子4周皆悬挂纱帘,纱帘之上用金线编制出彩纹团龙图案。
龙亭的4角皆挂风铃,伴着大汉将军的移动,那风铃也随之作响,发出清越有力的铃声,响彻在广场之上。
将龙亭抬到丹陛之上后,黄锦缓步走到龙亭边上,掀开帘子,从中取出了昨晚上中书舍人们便写好的诏书。
那诏书被包裹在金丝囊中。
黄锦弯着腰,先是1脸恭敬地取出金丝囊。
只见这金丝囊中,赫然用朱砂写着“丹符出验4方”几个楷书大字。
见到这几个字,黄锦的腰更弯了,他更加小心并且轻缓地将这诏书从金丝囊中取出。
而后转了个身,抬眼看向了端坐在宝座之上的嘉靖,眼中流露出询问之色。
嘉靖没有多大反应,只是点了点头,这些放在龙亭上的诏书,自己昨晚上就已经看过了,自然不需要再看了。
而嘉靖1个点头,黄锦便明白了意思,万岁爷这是不想要检查了,当即又是1个弯腰,而后再次转身面向百官,这1次,他的腰挺直了。
他从那金丝囊中取出了1份诏书,那诏书通体明黄,边缘处有云龙纹环绕其上,看这样式正是内府所造的金龙笺。
“圣上诰谕,诰旨下颁——”
黄锦拉长了嗓子,尖锐的声音如同尖刺1般刺入到广场内的百官耳中。
“臣等——”
那百官1个个挺身恭立,深深弯腰,“恭听圣诰谕令。”